袁蕾说,很多人给这档节目想过名字。演员陈道明的建议是:“叫‘状元秀’不就完了吗?”最终选中的“我知道”,源于刘雯在“中国梦”上答题时像学生一样举手高喊:“我知道!”这个名字几乎全票通过。每个人在答题前,都可能下意识地说出“我知道”;从应试教育变成“知道分子”……“‘我知道’还应该加上一句‘你知道吗’。”李敖听到这个名字后补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典故就出来了……你知道的。”李敖这样定义《我知道》。
题库组开动最强大脑
比赛在不同阶段,采取“台球制”、“点球制”、“围棋制”三种不同赛制,除了知识、常识,选手要拼的还有策略、博弈和心理素质。
题库里的词条已经上万,包罗万象,除了数理化、文史哲,还有常识、网络热点、当下热点、八卦,以及谜语,选手如果只闷头看书,或者只习惯用手机看世界,都可能会掉到陷阱里。“你看到我们今天来晚了,因为在对应选手调整题目难度。”袁蕾解释,所有题目只掌握在题目组手里,甚至导演组都只能和选手同时在场上看到题目,目的是保证对战真实性。
在题目和题面设计上,除了《城市画报》主编李晖坐镇出题外,还请来了剧作家史航、语文高手黄集伟、“晚安帖”的创作者王左中右等加入到专家团。
庞大的题库还包括“搜检”和“排除重复”的功能,“今天的题目是春秋,答案是诸子百家,隔两天题目是诸子百家,答案是春秋,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出现的”,袁蕾对记者说。“除了机器排查,也靠人脑记忆,我们对这些题目付出了很多心血,基本上这次出现的题每个人都能背出来。从题面到谜底都在反复推敲,要从中传递给观众什么。”
对于有些词条的不唯一性,像“望穿秋水”和“望眼欲穿”、“用工难”和“用工荒”、“终身难忘”和“没齿难忘”……词义的相似是否会影响公平?袁蕾解释,“我们能避免就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尽量给唯一词,加上限定。‘小强填字’报纸版在纸面上给出所有题面,而电视没有,这也加大了难度。有时候真的面对不那么有唯一确定性的题就可能先失利,但有时候也能出效果,比如‘一辈子难以忘怀’,选手说终生难忘,不对。再说一个,不对。一直说到没齿难忘,实际上在不断答题过程中,他已经展示了他关于这件事情了解的最多内容,这其实也是一种普及,让观众明白原来一个词条可以延伸这么多内容。”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