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个姐妹抱着自己上大学
在朱晓红的努力下,她的农副产品公司越办越红火,所经营的当地特产热销沿海城市。她还将东北特产大豆销往泰国、伊拉克等国家,实现了跨国经营。但随着事业的发展,朱晓红愈来愈觉得自己知识贫乏。2001年,朱晓红得知威海市的一所大学将举办厂长(经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讨班,招收的学员都是国内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朱晓红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便给学校去函报名。可是,按她的“学历”和“资历”,均不够入学条件,学校毫不客气地回绝了她。朱晓红急了,决定亲自去威海报名。朱晓红由秘书小娟抱着来到威海那所大学。招生办的人得知她是专程从内蒙古赶来报名时,都围过来听她讲自己的故事。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一个管事的女老师说:“好,你回去准备吧,我们收你了。”朱晓红开始物色新的抱她的女秘书,可是直到威海的那所大学给朱晓红发来入学通知时,还没有找到。眼看就要起程了,万般无奈的朱晓红只好向一个跟她从小要好的姐妹求援。可那个姐妹告诉她,自己再过十多天就要结婚了。朱晓红就找来了姐妹的未婚夫,商量说:“把你媳妇借我用用,行不行?”小伙子平时非常敬佩朱晓红,和未婚妻一商量,终于答应下来。
就这样,朱晓红“借”人把她抱到了大学的课堂上。在那里,朱晓红学习异常刻苦。6个月学习结束后,朱晓红顺利通过了考试。
让更多的残疾人活出尊严
朱晓红从威海回到大杨树后,凭借学到的经营理念,很快将公司经营得更加蒸蒸日上。
2002年春节前,朱晓红带着一辆卡车到偏远的一户农家收豆子。当朱晓红刚迈进门槛,一股刺鼻的腥臊味扑面而来,走进正屋,朱晓红被室内的场景震住了。只见一个残疾女孩披散着头发,满脸脏兮兮的,正呆呆地坐在炕上。她的腿上盖着一条破烂的棉被,长长的指甲里满是污垢。朱晓红盯着残疾女孩,一种难言的苦痛涌上心头。这时,陪着残疾女孩的老太太叹口气说:“唉,这孩子生下来就是个残疾,啥也不能干,到老那天可咋办啊?”听到这句话,朱晓红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她对同去的员工洋洋说:“她家的豆子全部收下来,质量按一等算,分量差不多就行,别计较了。”然后,朱晓红将身上仅剩的200多元钱全部掏出来,放到了残疾女孩的手里。
朱晓红心情沉重地走出那户人家。一路上,平素活泼开朗的朱晓红一言不发,默默地想着心事。天渐渐阴沉下来,接着下起了雪。汽车顶着风雪行驶了2个多小时后,突然熄了火。司机跳下车修理了半天,汽车仍是一动不动地不趴在那里。朱晓红想往家里打电话求援,可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手机连一点信号都没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由于车无法发动,驾驶室的温度迅速下降。为了暖和一点,洋洋抱着朱晓红下了车,在雪地上来回走动着,可是他们仍被冻得浑身哆嗦。情急中的朱晓红想出一个主意,她喊过正在修车的司机,让他把车里的汽油抽到桶里,然后像孙悟空给唐僧划保护圈一样将汽油围着她和洋洋倒了一圈,只留一个豁口,划根火柴点燃了取暖。8个小时后,本镇的一辆车途经此地,给朱晓红的家里捎去口信。朱晓红的父亲连忙找人找车,于6个小时后赶到了这里。
看到女儿被困14个小时的惨相,朱晓红的父亲泪流满面,拉着女儿的手说:“爸再也不让你干了,咱们够吃够穿就行了。”朱晓红却笑着说:“爸,别为我担心,咱们是够吃够穿了,可我还有更大的目标呢,没有钱不行啊。”回来的路上,朱晓红对父亲讲了她遇到那个残疾女孩的情形和自己心里的感受,然后郑重其事地对父亲说:“爸,我挣下的这份产业,打算将来开一个残疾人养老院,把那些无依无靠的残疾人收留下来,给他们一个家,等到我晚年的时候,也和他们一道生活,那里也就算是我的归宿了。”
办残疾人养老院,成了朱晓红最大的一桩心愿。为此,2003年年末,朱晓红又投资60多万元创办了一家分公司。至此,朱晓红不但实现了自立,还如愿担起了供养父母和三个弟弟的重任,同时还解决了200多名在职员工的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她还要在将来收留更多的和她一样的残疾人。
现在,已创下百万资产的袖珍女朱晓红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
来源:真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