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卫视开先河的《超级女声》开始,选秀来中国已然七八年。最初 “想唱就唱”一经喊出,就有如魔杖,很快点燃无数凡凡之辈的梦想,选秀迅疾千军万马起来。经历过萌动、巅峰、成熟、冷静之后,今天,选秀依然有如初的魔力,2011年快乐女声依然一呼百应。
看选秀七八年,带给我们的当然不仅仅是李宇春、曾轶可,亦不是简单的“梦想、狂欢、激情”,她已经在为民众提供一一种生活,“想唱就唱”恰是这种生活最迷人的姿态。我们亦无法回避,选秀七八年,已不可避免地承载起生活的不堪与沉重——批量复制带来的疲软、急功近利下的投机、规范与创新的博弈。这就是中国式选秀,美好与遗憾始终纠结,选秀还能多远,是我们该面对的时候。
选秀 成一种生活习惯
2003年,湖南娱乐频道的《超级男声》打开了中国本土选秀大幕。事实上,在此之前,湖南的《金鹰新秀大赛》《明星学院》已经是选秀节目的雏形,在湖南本地已取得火爆效应。
2004年,《超级女声》全国各大赛区开始海选,每天中午直播海选的内容,跑调的、搞笑的、天籁的,原生态通过电视呈现普通人歌唱的状态,观众觉得很欢乐,笔者家乡所在的农村,热火朝天双抢的人们也借着午饭时瞄着电视偷着欢乐,那些奇葩成为农民田间低头的谈资。还有很多人跃跃欲试,今年刚刚荣升为准妈妈的刘乐告诉记者,她们大学寝室的女生坐车到湖南广电去唱了王菲的歌,尽管被评委叮掉,依然觉得这段经历很有意思。
2005年,《超级女声》,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那一届,参赛人数和关注度均空前绝后,七旬的老奶奶都能喊出李宇春的名字,黄健翔这些公众人物公开表示欣赏张靓颖,追星族们开始旗帜鲜明为自己的偶像分派,第一次有了粉丝,玉米、笔迷、凉粉开始从各地来到现场为偶像摇旗呐喊。
粉丝不分年龄、不分职业,来自上海的74岁的夏奶奶,是很有名的“玉米(李宇春粉丝)”,通过电视真人秀平台,夏奶奶还和李宇春同台演唱过《我的心理只有你没有他》,“一看到宇春我就深深地被她吸引住了,我从来也没看到过象她这样的演唱方式,她在台上真诚的唱歌,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简直是光芒四射。”夏奶奶到哪里都抑制不住对李宇春的喜爱。
比赛之外,还有了诸如粉丝拉帮结派、张靓颖黄健翔绯闻等花边新闻,选手已然和娱乐圈如此接近。
2006年,还是《超级女声》,2007年《快乐男声》,2009年《快乐女声》……此后的几年,虽然没有2005年的巅峰,“选秀将死论”尘嚣甚上,但选秀热度依然,全国各类选秀风起云涌,老牌选秀湖南卫视快男快女依旧江湖大佬。依然是成千上万的人“想唱就唱”,成千上万的粉丝欢呼呐喊……或许,对很多观众来说,每年的夏天守着电视机看快男快女,已是一种习惯。
2011快乐女声到来,虽然不复当年的狂热,但依然有庞大的观众群,总决赛以来一直高居第一的收视率也可见一斑。对于众多观众来说,快女依然是他们消暑的重要方式,是微博上的重要谈资。
71岁的老奶奶蔡彩云也是湖南卫视的超级粉丝,今天快女开通了大众评审投票,蔡奶奶还带着全家通过在金鹰网抢大众评审票支持洪辰,蔡奶奶的孙子小磊告诉记者:“看到奶奶开心,全家都开心。”看快乐女声也是他们的娱乐休闲方式。
对于快乐女声每年如一的火热,有媒体评价,因为在国内很难再找到像“快女”一样如此老少通吃的节目,上至60岁的老人下至8岁的顽童,对舞台之上的草根选手们充满着好奇,谁走谁留都是他们每星期最关心的事。
夏天,看湖南卫视选秀犹如畅饮一杯加冰的可乐,无关生存,无关信仰,有关生活,不想改变。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