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更接近《赢在中国》节目的人士来说,或者这已不是悬念。《赢在中国》节目的总制片人王利芬,早已于今年1月6日推出另一档谈话节目《我们》,这档节目展现的是更宏大的主题,但并非商业题材。
《赢在中国》的起源据信是王利芬在美国电视界考察学习一年之后得到的一个副产品,它的美国模板是《学徒》节目。而另一个副产品是一本题为《对话美国电视》的专著。
《赢在中国》借鉴了《学徒》商业真人秀的娱乐风格,然而它表达的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在中国这个以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商业环境里,关注民营经济怎么都不为过。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中小企业能够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并且是创新的源泉。然而这个国家缺乏的是真正的创业精神,更缺乏的则是整个社会对何为创业精神的认知、实践和辩论。这档节目就从这里开始。
它的最大亮点并不是1000万元的创业资本。三年以来,共有数十万计的人报名参加了从海选开始的比赛,几百个中国卓有声望和成效的企业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这次创业的全民普及活动和技巧的传承。它给了外界一个强烈的信号,相比于1960年代的美国梦,中国所拥有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拥有并掌握这个市场的企业家将从这块土地上诞生。这就是中国梦:创业兴邦,创业精神和创业企业将使这个国家走向强盛。
对于节目本身而言,它的启蒙使命或许已告一段落。专业人士或有微词,它的评判标准并非是风险投资者的标准,在这里,没有更多的数据、没有严谨的行业分析、并不对创业参赛选手的团队做尽职调查。相反,它体现的是创业者的个性、口才和领导力,甚至是镜头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舞台上下的可参照性,而更容易斥之为“作秀”。
在没有被剪辑的真人秀现场,记者也见证过选手和评委间激烈的争辩,在这里,作为商业精神的诚信、责任被已走过来的企业家所极为看中,而对于草根和初创企业而言,反而有一种不遵守商业规则所带来的霸气和自豪感。一方关注的是“如何走得更远”,而另一方关注的是“如何走得更快”。
作为一档电视节目产品,如果没有创新也就意味着死亡,这和创业是一个道理。记者观摩了3年的决赛现场,总的感觉是一年不如一年,戏剧性的冲突减少,形式没有变化,不过,这也许已不是这档励志节目应该承担的使命。赛季已经结束,而创业却永远还在路上。
内容标题: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留下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