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中国好歌曲》里的“中国好摇滚”
[摘要]曾几何时,摇滚乐这种舶来品,在国内主流的舆论里,也被视为洪水猛兽,因为它代表着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以及不正确的价值观,会让很多正常人、普通人听了之后,整个人都会感觉不好。
本周,“中国好歌曲”进入导师收歌的收关阶段,没有新面孔、只有回锅肉。你可以说是复活赛,也可以说是遗珠战。最终,有人圆满有人遗憾,有人留下有人离开。
出现在本周“中国好歌曲”舞台的六名歌手,有一个非常统一的主题,那就是摇滚。即使老钱的布鲁斯风格和王晓天的民谣曲风,并不算是标准意义上的摇滚,但在国内乐坛,这两种音乐形式,历来也常常被归类为广义的摇滚乐范畴。
曾几何时,摇滚乐这种舶来品,在国内主流的舆论里,也被视为洪水猛兽,因为它代表着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以及不正确的价值观,会让很多正常人、普通人听了之后,整个人都会感觉不好。
而另一方面,崔健所定义的中国摇滚,因为从一开始就涉及了精神层面的反思、自省,也让摇滚乐在中国不自觉的背负上“摇滚精神”的包袱。不是说摇滚乐不需要精神,而是不应该唯精神,从而忽视了音乐本身,以及摇滚乐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意义自由。摇滚乐如果只讲究精神,很容易是会成为摇滚精神病的。
王飞
到了现如今,当你再说起自己是玩摇滚的,其实也就和说自己是玩音乐的,甚至当保安送快递的,几乎差不多算是一回事。摇滚乐变得越来越民平化,也越来越主流化,终于可以全天候播出,终于可以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晚会和舞台,更不用说各大Live和音乐节,那里本来就是它们应该出现的地方。
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摇滚乐也越来越多元化,而低门槛的“准入机制”,一方面让崔健、“唐朝”这样的摇滚英雄越来越难以出现,摇滚作品的整体质素不再精英化,而是中庸化、常态化。但另一方面,平民化、草根化的中国摇滚,实际上倒是在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后,还原了摇滚乐的本色。也许这些声音未必个性十足,也许其中的题材有些沉词烂调,但有时候摇滚乐这种形式本身,确实还是一种自我释放最好的方式,一种证明理想尚存的最佳音乐载体。
相比九十年代的中国摇滚,现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摇滚,在曲风上无疑是越来越多元了,可供模仿和借鉴的模板也越来越多了。就像第六期“中国好歌曲”出现的几位歌手,王飞的《城堡》,就像是汉化版的Linkin Park;李夏的《今宵列车》可以听到些许“九寸钉”的影子,金虎的《爱一直都在》里一直都在的,则是Radiohead或是Oasis这两支英伦摇滚团体的影子。这种类型化曲风的问题,也是目前中国摇滚的一种通病,这也成了桎梏、束缚许多年轻人音乐创造力的根本原因。就像第六期节目中金虎的《爱一直都在》那样,他不仅是照着英式摇滚的路子弹的吉他,甚至也是照着这个风格写的旋律,当编曲渗透到原本应该自由本色的创作里,特点与创造性自然就减弱了。也许,第六期节目中许多歌手之所以成为了剩男剩女和遗珠,多多少少也是受到这方面原因的限制,使得他们在第一时间内,无法凭借作品本质的旋律和内容,瞬间吸引四位导师的耳膜。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