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后纷纷生子,成收视主体观众
从电视剧的状况可以看出来,今年《小儿难养》、《小爸爸》、《辣妈正传》等描写80后育儿历程的大热剧一部接一部,三部剧也获得了极高收视率,一时间荧屏满是“育儿风”。电视剧的这一风头,毫无疑问也刺激了综艺节目制片方。
浙江卫视战略发展中心副主任陶燕介绍,“无论是《爸爸》还是《人生第一次》,25--34年龄段收看人群已经构成了绝对主力,“这个年龄段几乎就是80后,他们占全部收看人群的52%,而原来概念中的主力收视人群35-54岁年龄段,从之前传统的55%下降到了28%。”
记者也从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导演组得知,其首期女性观众收视率1.92%,占比近2/3;核心25-34岁收视率高达2.13%,份额12.8%,占比高达36%,是收视率最高的群体;观众学历大学以上收视率1.82%,份额9.3%,占比达35%。据其总导演谢涤葵分析,这样的收视核心群的集中度,也是广告商所看重的。
在《人生第一次》的广告商贝因美看来,这一类节目恰好很利于他们的广告效果,“广告界有一句话,叫有‘广告费用有50%是被浪费的,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浪费在哪里’,事实上我们之前投过别的栏目,但后面分析大概只有19%的收视人群是我们的潜在客户,而投放在《人生第一次》后,到达率增加了100%以上。”
3.幼儿冲突强烈?戏剧感强成最好看真人秀
在《人生第一次》中,孩子的哭泣、吵闹都引发了不少的争议,甚至也有嘉宾对“是否应该让小孩子一个人外出做任务”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但在制片人陈佃看来,他们的任务设置都是基于教育方针的考虑,“我们一般都是将任务设计在合理范围内,不是故意为难小朋友,而是为了锻炼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而幼儿理论教育也认为,“3-6岁是幼儿对外探索最重要的时期,往往容易形成以后的行为模板”。
因此《人生第一次》《星星知我心》这几档节目都选择了这个岁数的人群,而这个岁数的小朋友也是最“不可控”的。冯军表示,其实做孩子的真人秀最难,因为孩子具有“不可控”的原因太多,“我们知道,做真人秀很大的一个要求是需要选手有真人秀的状态,那么孩子如何进入“真人秀”的状态,需要我们营造真人秀的规则。”在《星星知我心》中,导演组也刻意的设置了不少环节,在这些环节中,也能检验小朋友个人处理事情的能力,这些意外的发生,让无论是孩子还是明星,都跳出了“我在节目中”的感觉,营造了真正的“真人秀状态”。
本身这个岁数的小朋友就是“状况最多的”,再加上导演组“xx关”、“xx关”的设计,更让节目的冲突性加强,因此在亲子节目播出以后,网络上的“萌死了”、“看到小朋友好努力我好想哭”等评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来源:真人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