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美师”这样一个瘦弱、目光游离、在镜头前还会发抖的人,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娱乐消费对象呢?他的成名可以被看作是娱乐微量化下的产物。网络兴起之后,娱乐产品的内容和技术含量迅速下降,甚至降到微量的地步,在网络强大的放大和复制功能的帮助下,几张照片、一段视频、一个相亲节目,都能造就红人。
以湖南卫视动态作为爆料内容的网络红人“舞美师”,在5月22日晚,以“特邀网络评论员”的身份亮相浙江卫视“麦霸英雄汇”,在六年的神秘蛰伏之后,他总算以一个具体的形象给了观众一个交代。
为了他的出场,浙江卫视以一线明星的标准付给了他出场费,在他亮相前,还设置了重重的悬念,做足了噱头,而此后,他还将担任“麦霸英雄汇”连续十场的评委。显然,尽管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幕后工作者,试图“带给业界一些新的思考”,但他本人已经被当做一个娱乐消费对象来对待了。
这样一个瘦弱的、目光游离的、在镜头前还会发抖的人,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娱乐消费对象呢?他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强烈的来自幕前的召唤,以及消费期待呢?这或许是娱乐微量化导致的结果。以前,娱乐消费对象,有着明确的界限,常常限定在“演艺”的范围内,被消费者得有扎实的基本功,至少也要有一技之长,或歌或舞或演,他们提供的产品,得有丰富的技术含量、内容含量。
而网络兴起之后,娱乐产品的内容和技术含量迅速下降,甚至降到微量的地步,在网络强大的放大和复制功能的帮助下,几张照片、一段视频、一个相亲节目,都能造就红人,而娱乐消费对象,也因为门槛的降低而急速扩编,不管是明星身边人(比如谢霆锋一家老小),还是娱乐周边人(比如郑秀文所属的东亚唱片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成为消费对象,都可以因此获得收益。
这个过程中的第一个代表人物,当属芙蓉姐姐,当然,在她走红的2005年,在这种微量化倾向初露端倪的时刻,不论是观众,还是她本人,都还是有内容含量上的追求的,她至少还能在照片之外,奉献歌声和舞蹈,以及一些影视演出,等到犀利哥和凤姐出现,这种含量上的下降,却已经到了几近于无的地步。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网络使得娱乐市场扩容了,人们急于挖掘一切有娱乐潜质的人和事充填这个容器,并且,毫不计较娱乐含量的高低,以及他们是否会速朽,另一方面,是网络的碎片化倾向,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潜在的心理需求,人们不再只需要完整的、有深度的人和事,琐碎的、浅薄的、虚弱的事物,同样会进入人们的需求清单,这些娱乐消费对象,于是应运而生。
“舞美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所以,尽管他将自己定位为幕后工作者,但强烈的消费期待,还是诱使他走到前台来,而一旦人们看到他相貌平平,谈吐也远不及文字那样犀利和戏剧化时,甚至还产生了强烈的失望。
娱乐微量化的趋势,还将继续下去,还将有更多的“舞美师”成为消费对象,并提供一些内容含量稀薄的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