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开始,引进自国外版权的节目越来越多,东方卫视《我心唱响》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最高档》《舞动奇迹》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辽宁卫视《激情唱响》东南卫视《欢乐合唱团》《明天就出发》《朋友就该这样》山东卫视《惊喜!惊喜!》深圳卫视《年代秀》广东卫视《完美暗恋》等。
仅一年左右的时间,荧屏上已经出现了10余档这种模式的节目,似乎只要在节目前打上“引进自国外版权”就可以获得高收视率。昨天,在上海电视节“电视栏目的产业化生存之道”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并非“引进”就能带来好的效果,疯狂引进的现象只能是暂时的。
当前现象
引进成风 出现十几档节目
今年年初,各卫视纷纷改版,重点推出的新节目中,很大一部分是引进自国外版权的,因为拥有成熟的模式和在国外积累多年的经验,这些节目一经推出就成为同时段收视的佼佼者。
把国外的成熟节目直接拿来拷贝,的确远比自己创新风险小得多,也比新研发出来的节目更有收视基础。
对电视台而言,在引进国外版权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国外节目的制作方式,让自己的团队更快地成长。
业内解析
疯狂引进 卫视成冤大头
在昨天的论坛上,星尚传媒总经理鲍晓群表示,现在国内电视台购买海外节目模式已经到了疯狂的阶段,为了追求收视率和短期效益,不惜高价购买,甚至被不少海外电视台当成了“冤大头”,开始忽悠中国观众。“正常的版权费用是栏目制作费用的1/10,但国内电视台给出的费用已经达到了1/5。”鲍晓群说,“大家都急功近利,其实没有谁能保证引进的栏目在国内一定能火。”
建立在卫视间收视率大战基础上的盲目引进,仅凭国外公司提供的收视率等数据,不考虑移植到国内后是否会水土不服。
鲍晓群举例称,国内观众喜欢的是突出人物个性的节目,而有一些在国外很受欢迎的合唱类节目,不一定符合中国观众的口味,花大价钱引进后,效果却不一定理想。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