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荧屏上,情感类节目目前已达100多个。继热闹一时的“真人相亲”节目之后,心理情感类真人秀节目如今又火遍大江南北:上海东方卫视《幸福魔方》名动一时,安徽卫视、湖南卫视、贵州卫视分别精心打造《第12夜》、《8090》、《人生》等一系列心理情感类新节目。
据报道,全国荧屏上,情感类节目目前已达100多个。“隐私不宜分享、家丑不可外扬”的中国传统情感理念,在电视镜头下成为过去时。此类节目,在受到观众热捧的同时,也因此而成为社会非议、质疑最多的节目类型。
“隐私秀”,镜头盯上普通人
与传统的娱乐媒体眼中只有影视体育明星、社会名流不同,各家电视心理情感类节目的主角,是普通人,是普通人的隐私。
《第12夜》就是一个以婚姻危机为话题的“隐私秀”。节目通过12夜真实的电视拍摄,记录了3个家庭30天的试离婚过程。“其实,所有情感类节目甚至访谈类节目都可以算是‘窥探’隐私。”《密室疗伤》制片人景小骥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
记者了解到,这类节目,大多是请来事件当事人讲述个人和家庭隐私,以至双方在荧屏上、镜头前当面对质、争论,又借助主持人、专家的穿插提问,形成煽情的情节和悬念。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几乎所有的制片人都声称,秀隐私只是一个形式,目的是寻求解决个人或家庭情感危机之道。一位节目制片人这样对记者说:“我们节目的初衷,是契合社会热点,打造一档纯治疗的节目,把心理治疗搬上电视屏幕。我们的节目了解他们的隐私,也将帮助他们治疗,栏目组更会积极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所有上来的嘉宾全是用化名,还通过特效化妆等技术手段来改变当事人的形象。”
然而在不少观众看来,这种解释显得苍白乏力。有网民直斥某疗伤节目“贩卖痛苦”,打着“密室”的幌子,将嘉宾的心理隐私公之于千万观众,目的就是博取收视率。尽管批评过于严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泛滥的心理情感类节目,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隐私被娱乐化、商业化。这类节目,借助专业的制作手法,让嘉宾“晒隐私”、“曝家丑”,以满足观众猎奇与窥私的心理,争取更多的眼球。
“真人托”,伤害观众真感情
在大曝普通人隐私的同时,“隐私秀”节目本身的造假隐私也渐被曝光。
《幸福魔方》制片人陈晔曾回应:“我们在电视上呈现的案例都是真实的,有时为了能让观众对事件的了解更为直观清晰,或许会对一些当事人的表达顺序进行调整。”尽管“真人真事”言之凿凿,但不可否认的是,找演员当“托儿”出演当事人的例子并不鲜见。
湖南卫视《8090》有一期节目,让眼尖的观众一下子抓住了“小辫子”,指认出某当事人是由演员扮演。对此,有网友调侃说,请电视台千万别低估观众的智商。
“造假”、“托儿”,让这类节目普遍遭遇信任危机。“女儿苦追母亲的前男友”、“儿女为争房产大打出手”、“异性交往恐惧症”等等,伴随着情感心理类节目在噱头上不断“创新”,不时有观众指证,栏目组为博收视率,甚至聘请编剧“编”、演员“演”,制造低俗情节,逐渐走向“感情造假”的误区。网友的质疑声更是不绝于耳:“情节比电视还离奇,能是真的吗?”“出镜者是否就是当事人?”
“情感类节目之所以吸引观众,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原生态,发乎于真情实感,如果导演过度,甚至通过编造故事,再请演员来演,观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节目吸引力必定大打折扣。”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王少磊认为,请“托儿”,无疑是媒体的冒险,一旦败露,丧失的是媒体的公信力,伤害的是观众的真感情,最终,是媒体失去观众。
作为电视真人秀节目,真实性应该远比可看性重要。这一点,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态度明确。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就曾向全国地方台发出“整改令”,规范情感类节目,禁止其低俗化,其矛头之一,就直指“演员制造”。
真人秀,更应“秀”道义
在社会转型期,家庭、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心理情感类节目由于触及人们心里“最柔软的部位”,因而观众多,影响大。有影视专家指出,情感类节目首先应该坚守“真实”的底线:节目应该真实,不能欺骗观众;同时,节目中涉及的心理内容也必须是真实科学的专业知识,不能让伪科学通过电视传播误导公众,造成恶劣的影响。
除了真实,作为大众媒体,电视更应该讲“道义”。一些情感节目,为了制造看点,过多涉及经济纠纷、家庭暴力、包二奶等社会不良风气;一些话题,在边缘题材的选取上过于集中,有悖传统伦理道德;有些是个案,不是普遍现象,放大当事人经历的曲折程度,讲述的是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丧失了媒体的良知。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副教授王兰芳认为,“作为公共空间,电视媒体影响深远。公共媒体应着力服务于主流价值观,在目前国民文化素质并不太高的现实情况下,节目所承担的责任应该更加沉重。心理情感类节目,应该聚焦社会的普遍现象和问题,关注群体性的真情实感,一味迎合某些‘亚文化’思潮,会对公众形成错误引导,也更丧失了媒体的责任和道义。”
来源:网络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