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剧情:
1、 核心:勾践乃西施心中魔鬼。
在《杨贵妃秘史》里,杨玉环多了一个闺密谢阿蛮,性格迥异的两人碰撞出了不少好戏。历史上也有一位与西施齐名且同样具有爱国情怀的刚烈女子郑旦,西施是广为人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郑旦却默默无闻,不为人知,在这方面《西施秘史》肯定也会大做文章。对于故事的详情,尤小刚不肯详细透露,但他还卖了一个关子,“既然叫秘史,我们肯定会多着墨以往作品未表现过的部分,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本剧中越王勾践是西施心中的魔鬼,因为从她被送到吴国那天起,她的爱情就被勾践给谋杀了!”
此外,西施由于身体较弱,历史上有“病西施”一说,尤小刚也不认同,他说这是个历史的误会,管仲在《管子》中评价“毛嫱、西施、天下美人也”,庄周的《庄子·天运》中记叙了“东施效颦”的故事,比吴越春秋的年代早近二百年,所以此西施非彼西施。再说,病歪歪的谁喜欢?这样的一个女人送给夫差夫差也不会高兴。她弱柳迎风,有一种娇媚感,但首先她是健康的。”
2、 结局:继续玩颠覆,摒弃“隐居说”
“秘史”固然可以有演绎的成分,但不能有悖历史也成为其最低底线。在《杨贵妃秘史》,贵妃未死而是东渡扶桑的结局因引发争议,历史上有关西施最终是生是死也是版本众多,无论采用那一种说法都可能引来非议,尤小刚介绍,西施之死主要有“沉海说”、“隐居说”、“落水说”、“被杀说”四个版本,本剧按说会采纳沉海说和隐居说这两个流传最广且相关的证据资料最多的版本,但最终选择哪个版本他又讳莫如深。
尤小刚进一步解释道,“沉海说”是将沦为政治牺牲品的弱女子用石头绑身、沉入海底,太过残忍;“落水说”是因为善良的人们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个悲惨结局,于是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问《浣纱》来证明西施是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这种说法偏最理想,而且缺乏证据;“被杀说”更偏向于传说,说是吴王自刎而死时,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虽《东坡异物志》有载,西施沉江后幻化成西施鱼,但可信度也不高;“隐居说”则是最风行的,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到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都有类似说法,认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
按照尤导的分析,结局采用“隐居说”的可能性极大,但尤小刚却断然否认:“结局肯定不是‘隐居说’,应该不会是大家意想中的,但却又是符合人性发展的必然结局。”
来源:网络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