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仃(1917年-2010年),男,号它山,辽宁黑山人。著名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是清华大学著名教授,是美术界一位德高望重的代表性艺术家,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一位开创者。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大美术家”和20世纪中国美术的“立交桥”。
1938年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后到文艺界抗敌协会,任陕甘宁边区美术家协会主席。1945年后任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平津学生班班主任和东北画报社总编辑。他和朱丹等发起东北解放区的年画运动。
1949年设计全国政协会徽与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纪念邮票,负责和参与开国大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美术设计工作,设计改造怀仁堂、勤政殿,设计天安门广场大会会场和新中国第一批纪念邮票。
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主任、教授,领导中央美院国徽设计小组参与国徽设计。从1951年至1957年,多次担纲莱比锡、布拉格、莫斯科、巴黎等城市的世界博览会中国馆总设计师。1955年参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筹建工作,1957年调任中央工艺美院第一副院长,1981年任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后离休。
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仃欣然复出,担任美术系第一工作室博士生导师。
2010年2月21日上午10:00,张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书记、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主任、中国文联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黄宾虹研究会会长等。曾负责设计动画片《哪咤闹海》,为首都机场创作巨幅壁画《哪咤闹海》。焦墨国画代表作品有《巨木赞》、《蜀江碧》等。在北京、香港等地举办过个人作品展。出版有《张仃水墨山水写生》、《张仃焦墨山水》、《张仃漫画》等。
张仃70余年的艺术生涯,跨越漫画、实用美术、艺术设计、展示设计、舞台美术、动画电影、装饰绘画、壁画、中国画、书法、艺术批评、美术教育等诸多门类,以其丰沛的艺术激情与超常的艺术能量纵横捭阖于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学院与民间的张力语境之中,成为解读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经典文本,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大美术家”和20世纪中国美术的“立交桥”。
离庆祝仪式开始还有一个小时,张老的工作人员拿出了一本《张仃画册》,里面分不同时代展示了张仃的画作精品,其中以《家住黄土高坡》和《天梯》系列焦墨画最为典型。其中还有两张张仃在法国会见毕加索时的合影,此时所有人也都感受到了书画大师对自己偶像的崇拜。著名书画家吴冠中也曾说:“使惯十八般兵器的张仃,却安于凭一条墨线。”
1956年春夏之交,已经先期到达巴黎担任法国国际博览会中国馆总设计师的张仃,又被邀请参加了我国派往法国的文化团。从小就崇拜毕加索挥洒不羁画风的张仃,也借此机会提议去法国南部会见一下自己的偶像。
“他穿着短裤和极普通的一件衬衫,沙发的弹簧都暴出来了,但屋子里无处不是他的画。”尽管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但老人依旧清晰地记得走进毕加索那个名叫加里佛尼别墅时的情景。
那次的会面让张仃可以近距离地和自己的偶像交谈。老人回忆道,限于当时法语翻译水平,他们的谈话并不多。但彼此却能准确感受到对方想表达的意思。
“毕加索也很活泼,他的墙上挂了许多西班牙面具。”张仃说,他们谈到兴奋时就戴上古怪的面具吓唬对方。“那是一种快乐,也是我们休息的方式。”回忆着这些,张仃的脸上也似乎泛出了戴上面具时的喜悦。
真人百科:http://www.zhenren.com/baike/index.php?doc-view-2833.html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