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路上有苦也有乐
为了能让女儿学琴,延女士在学校附近租了间便宜的房子。“毕竟我没有收入,这样可以给先生减轻些负担,条件是差了些,但离学校近,女儿上学方便。”
谈及女儿,延女士的眼中绽放出一种令人感动的光芒。这种光芒之中,除了爱,还有坚韧。
延女士想起来沪以前的生活,还有种好梦正酣的感觉。延女士一家的生活水平在河南并不算差,她和先生虽是工薪阶层,但工作轻松,收入稳定。来上海后,延女士很少逛街。沈子钰也过上了典型的“琴童”生活:上课出去,不上课不出去。
陪读的生活并不轻松,延女士不仅要当好女儿的生活助理,更要做好女儿音乐专业的“秘书”。每天早晨,延女士总比女儿早起半小时开始做早餐,等女儿吃完早饭上学后,她就开始忙碌的一天:出门为女儿打印谱子,然后回家上网为女儿准备演出的各种材料,整理演出服……
沈子钰的每一节专业课,延女士全程陪同,摄影、记笔记,丝毫不敢疏忽。正说着,她起身拿出了一本5厘米厚的本子,“你看,这里面全都是我给女儿记的笔记,像这样的笔记我已经记了三四本”。
“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为孩子放弃工作,我不后悔。我不会把这种牺牲当成逼迫孩子努力的武器,我永远也不会对孩子说,为了你,妈妈做出了多么大的牺牲。我觉得,当家长做出某种选择时,就得有勇气承受所有可能的结局。”延女士说。
平时学习忙碌,寒暑假里演出、比赛一个接一个,五年来,沈子钰很少有机会回家看望父亲和爷爷奶奶。最近,沈子钰的奶奶重病卧床,家人们没有告诉沈子钰,深怕影响她的情绪耽误她学琴。
“家人为了女儿都付出了很多,特别是她的爸爸。”延女士哽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