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达 消解空间界限
黄志达说,这是他的“城市绿地”,在这里,他再一次将自己喜爱并一直提倡的“泛空间”概念与“禅式元素”运用其中,他给了自己和家人一件礼物,并以此说明,一个好的室内设计师是如何尊重建筑、环境与生活本身,并将空间与人融为一体的。
我们可不可以不谈风格,只说主题
事实上,黄志达不喜欢用“风格”这个词,他认为这个词大多数时候显得过于空泛,也过于严谨。人们似乎应该更加关注具体元素的装点,所以,他更喜欢“主题”这个词。“城市绿地”也许可以算是他在深圳的这个房子的主题,用他自己的话概括起来就是“内外结合,尊重环境,具有生活格调的一块静怡之地”。
在黄志达的家里,没有学术定义上的所谓风格,整体感觉简练却精致。空间尊重并延续了建筑外观的特色,原木材质为主,自然色系居多,低调但不沉闷。
柚木材质,给人感觉原本是厚重的,所以用浅咖啡色以及浅绿色冲淡其年龄感,保留时光感,以便使生活的大乐章稳定在一个基准音调上。灰、白两色,用于家具与家饰,交相呼应,呈现出的审美情趣纯净且雅致。
这个家的主题是可以随着主人的情绪变化的,当居者需要休憩时,它可以带领人们进入一种起伏不大的、温和的情绪中。而在某个欢聚时刻,它又可以让人们融入一种温馨但热烈的气氛……
泛空间的哲学定义和实用价值
住宅,看字面意思便可充分理解,是用来住的宅子,所以说,空间应为居住在其中的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用,在住宅的关键词中,应该位于前列。其实,实用并不仅仅意味着功能上的人性化,还关系到光、热等环境因素,还应该考虑到居住者的心理需求,以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舒适”。
黄志达的家,建筑本身筑于山体台地之上,因而主人可以拥有城市罕见的山地庭院,合理的内部空间结构也恰巧迎合了黄志达为家人所作的生活规划,主人房区、客房区和工人区……功能空间井然有序。
借助于独特的山地庭院,黄志达得以将偏厅、客厅和露台三者连贯、相通,这是他在家中最喜欢的一个区域,也体现了他的“泛空间”概念——一半在室内,一半在室外,内外空间交融,使界限模糊化。
在露台与客厅的衔接处,黄志达做了通透的折叠门,边缘位置用地柜的形式包围起来,形成“U”字形,可以充当座椅。同色的石砖地面,不仅区分了区域,还能相互融合,形成很好的视觉互动。简单的变动与搭配,却可以让日子过得更富创意,充满“简单”的动人情感。 卧室同样采用“泛空间”理念,大面积的落地窗让室内外可以无阻隔“沟通”,风景被引入室内,晴明雨黛,清晰可见。晚上城市灯火亮起来的时候,繁华便成为私人空间的点缀。
空间化妆术,而非“整容”术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对自己不满意的空间大动干戈,改头换面,将其拆得面目全非,再设置一种自己满意的空间格局。其实,空间的变换,在一定意义上,并不需要大改特改——原本相对呆滞的空间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调动,不规则的地方也可以再利用。
黄志达的家中有着一个本来只有1.6米宽、4米长的下沉式主卫浴区域,狭窄而怪异。下沉式地面是建筑者为了收藏房屋管道而被迫形成的建筑设计,很多人在装修时都将它填平。而在黄志达的家里,这里巧妙地化身为两级下凹台阶,使整个浴室都在视线范围之内,并且使得呆滞的空间有了变化的乐趣。
黄志达和其他人一样,非常注重高效利用浴室空间。面积不大的卫浴间里五脏俱全——可躺在里面看电视的按摩浴缸、淋浴区、马桶、洗手盆,还有具有超级收纳容量的各式各样的柜子合理分布着,镜子在这里发挥了从视觉上拓宽空间的作用,甚至有友人会被镜子欺骗而惊叹这卫生间可真大,什么都有……
融合,禅意生
居住在一个将自然环境、建筑、空间与人融合为一体的地方,你可以看到青山,绿荫婆娑,楼下碧蓝的游泳池泛着波光,品茗,或细语,或听风声,或静思冥想,感觉时光如何如流水般在指间缓缓流淌,禅居之气油然而生——原来,居住在合心合意的房子里,就好像与彼此心悦的老友聊天,又好像穿了一件极舒适的内衣。思想很舒展,身体也感觉不到束缚,踏实,有安全感,有着被了解的感动。
设计师应该尊重环境,也尊重生活。家庭空间不同于商业空间,它是家的一部分,应该为家服务,为人服务,而不能作为一件单纯的艺术作品存在。家庭内部空间与环境的结合是很有意思的,可以增大无形空间,彼此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这种“泛空间”概念是我非常喜欢的。大部分人有时候过分执拗于空间的拆改,对于这种做法,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空间的结构其实不必做根本性的拆改,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具备更多装饰意义。空间为人,其实还是很基本的认识。
来自设计师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室内设计专业,并取得美国威斯康辛国际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96年开展个人设计事业,并创立黄志达设计顾问(香港)有限公司。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黄志达创作了众多实用而极具创意的空间设计,赢取了多项国内和国际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