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真人秀 >> 名人堂 >> 人物访谈 >>  正文 (2)

中国女副外长傅莹获“时尚”外交赢称赞(2)

发布于:2010年1月19日 10:21 已有0条评论 来源: 本站原创 
真人秀 Reality Show}9v:so`Nl

真人秀 Reality Show iG T(Th0Aj

  与这种时尚大方的生活品味相关的是傅莹在外交中擅长发挥女性优势,经常以自己细腻丰富的感性体验,缓和在外交辞令中可能出现的剑拔弩张的局面。2008年4月奥运火炬在伦敦传递受阻后,傅莹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如果西方能够倾听中国》,文中她对当天火炬传递现场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谈到她无法回答那些冻红了鼻头,手脚发冷的中国志愿者小姑娘面对攻击发出的“这就是曾经滋养过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土地?哪里有绅士风度?”的疑问。傅莹对西方部分民众在西藏问题上对中国的误解深表遗憾,并从西藏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她与女儿的对话等多个层面阐述了中国正处于发展之中,虽然有许多问题,但期待两国人民可以消除障碍增进了解。真人秀 Reality Showw/`|Buc[7QX

真人秀 Reality Showo'@UnqQ8]

  同样的外交风格也体现在2009年新疆“7·5事件”后,她在英国《卫报》上发表的文章《统一和团结流淌在代代中国人血脉中》。文中有对新疆自然风光的描述,有对能歌善舞的新疆各族人民的称赞,还有对新疆古代丝绸之路的回忆。在娓娓道来的话语中,傅莹阐述了一个本质性问题,即新疆是多民族地区,这一地区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她的一位前同事对《中国经济周刊》评价说,傅莹大使抒发的个人情感和良好的沟通姿态令本来繁复沉闷的外交工作变得事半功倍。真人秀 Reality Show4N*Rw}]+rp$g

真人秀 Reality Show n3X#{1v3`0on"yu'E2A

  傅莹也非常善于结合运用西方媒体看重的数据分析来说明问题,以达到最有效的沟通目的。人文和数据,这两个西方媒体最为看重的要素在她的外交活动中被运用得炉火纯青。真人秀 Reality ShowU\w/eT"[

.[;m!T p d7|)biV9S2Y0  在新中国建立60周年之际,她在《卫报》上发表了《中国60年:乡愁与发展》。文章开始笼罩在一种淡淡的乡愁中,她回忆了小时候她的母亲用一块手帕包裹着粮票交给她,并由此引出了中国曾经的定量配给年代,那段贫穷饥饿的日子。紧接着便是详实的数据描述:“1949年建国时,中国的GDP总量只有180亿美元,人均GDP只有50多美元,而2008年GDP总量达到了4.3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263美元。过去30年,两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中国目前共有近2000种报纸、9000多种杂志、287家电视台,还有7亿手机用户、3亿网民和1.8亿博客。毫不奇怪,中国人是世界上发短信、写博客和上网最活跃的国家”。由此得出中国建国60年以来取得的经济增长成绩,社会的发展,法制和民主建设。

N'_$V E3X7b0

 

Ab8y l8t.A]0

傅莹(资料图)

!X2Z%j2i2a1M [0

8i-sLLl#co5YG\0  新的中国式“外交艺术”真人秀 Reality Show)O:p1r mK

xs9f:w#s!Jj-V$h^0  由于傅莹在担任驻英大使期间,成功应对了多起外交突发事件,不少国内媒体给予了她“危机大使”的称呼。对此,傅莹身边的工作人员表示并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但是他们都对傅莹特有的外交魅力交口称赞。

:P.Kb8e[[ j;s O0 真人秀 Reality ShowNSW-J:Q$v1m;a

来源:真人秀

内容标题:中国女副外长傅莹获“时尚”外交赢称赞

上一篇:赵欣瑜/章子怡“泼墨门”愈演愈火爆快成悬案了
下一篇:百度娱乐沸点主持阵容曝光:谢娜PK侯佩岑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本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