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创新
我国目前大部分电视综艺节目都还停留于借鉴国外成功节目,从国外相关电视台引进相关创意,如红极一时的《我爱记歌词》、《名师高徒》以及开播十年至今仍拥有极高收视率的《相约星期六》等。然而,单一的模式和雷同的内容已经很难再吸引观众的眼球了。仅以选秀类综艺节目为例,从2004年的《超级女声》开始,在经历了一个高峰期之后,该类节目的受关注程度已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果不重视研发投入、推陈出新,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跑,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很难走向市场化、专业化。由此可见,内容创新是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必然之举,《全家都来赛》节目改变了目前国内真人秀节目简单克隆的方式,为综艺节目走向自主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内容创新并不一定要创造新的内容,当可开掘的新资源越来越少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家庭的参与模式以及世博元素的融入,是《全家都来赛》最显著的两个特点。然而这两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是独创。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家庭滑稽录像》,1985年开播的《卡西欧家庭演唱大奖赛》等节目就已经采用了家庭参与模式。此外,2009年6月18日全新改版的东方卫视也已在多档节目里面融合了上海世博会的元素。那么,《全家都来赛》究竟凭借什么吸引观众?
答案是融合。节目通过融合各种元素,创造出1+1>2的效果。横向上,《全家都来赛》中融入了才艺展示、知识问答等众多内容,使节目的表现方式多样化。纵向上,节目所传播的家庭概念与世博理念相契合,因此摆脱了“娱乐”对综艺节目的限制。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下,锻造出节目的厚度。无论是家庭元素,还是世博元素,都犹如构成生命体的细胞般彼此依存、相互作用,使整个节目拥有了鲜活的生命,不断成长。
(二)内容创新不应仅仅局限于电视媒介,而应采取开放合作的态度
2009年8月16日,东方卫视联手新民晚报社区版推出《全家都来赛》社区巡回选拔战,把电视“真人秀”的赛场摆进社区,让人耳目一新,受到居民广泛好评。社区版《全家都来赛》反映了家的概念的扩展,从家庭到家园,将社区因素融入节目。传媒搭台、社区协调、居民唱戏,正是因为各方的通力合作,节目才有了平民因素、家庭因素、社区因素、世博因素、价值因素的“五味俱全”。
二、形式创新
在谈论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创新之前,首先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只有将对形式的关注从极端形式主义的影响中摆脱出来,才能使形式创新真正作用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首先,形式创新绝不是浮于表面的功夫,它与内容创新一样,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至关重要。事实上,恰当的节目形式会对电视受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全家都来赛》是对真人秀的一次本土化演绎,将体现和谐氛围的“家庭”元素与凸显个性的真人秀相结合。这场本土化的演绎不仅为节目带来了高收视率,同时也彰显了节目的理念。通过参与形式的改变——变个人参与为家庭参与,将真人秀节目着重渲染的竞争转化成合作与爱,传递出和谐家庭以及全民共享的理念;以娱乐综艺为依托,营造出欢乐的气氛,与世博宣传的“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相得益彰。这些都不仅在内容中有所呈现,也是由形式所带来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让节目从单纯的娱乐上升到了精神的层面。所以,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创新须与内容相契合,唯有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节目的形式创新还体现在对叙事元素的运用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综艺节目中几乎没有什么叙事的元素;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末,叙事元素已经成为电视综艺节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其一,直接在节目中插入叙事。其二,单期节目本身构成一场叙事。例如韩国综艺节目《情书》,各期节目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每期节目都是以嘉宾的配对作为结尾的,节目中的才艺表演和游戏竞赛环节都是为这个结尾服务的。这就在比赛胜负之外制造了额外的悬念,使节目更加吸引人。其三,使每期节目都成为叙事的一个过程,为节目创造长期效应。例如《幸存者》、《超级女声》等。苗棣教授在《叙事元素在娱乐节目中的作用》中曾经提到叙事的几个核心点,即关注、形象塑造、冲突、悬念。[1]这些叙事的核心点同样也是综艺节目能否引起受众关注的核心。对于如今的综艺节目而言,创新在于思考如何以新的方式使这些核心点产生作用。《全家都来赛》以实现世博梦想代替高额奖金,大众参与代替明星嘉宾,家庭合作代替孤军奋斗,这实际上为叙事元素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悬念和冲突并非必须依靠具有诱惑性的物质奖励才能实现,多样化的奖励模式反而更能丰富节目的内涵。同样,关注的对象也不是单一的,形成关注的关键在于设置充足的铺垫。《全家都来赛》中一些家庭,如熊猫弟弟、小李小龙、小王力宏家庭,他们之所以能引起关注,是因为有包括背景故事展现、宣传造势等一系列铺垫。其他叙事元素亦是如此,可以有多元的表现形式。综艺节目的形式创新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价值创新
所谓娱乐,便是要“消解意义,去除深度、刺激感官,旨在满足受众感官娱乐的需求”[2]。综艺节目作为电视娱乐节目族群中的一员,始终难以摆脱缺乏价值深度的困扰,这也是长期以来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受限的原因的之一。
其实,不仅是综艺节目,对于所有电视节目来说,价值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电视具有的独特属性意味着,任何电视节目在传递信息、发挥娱乐功能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大众传播工具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时统宇在谈论美国电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时指出:“事实上电视媒体追逐收视率的行为本身既要首先进行经济考虑,又要迎合大众品位,媒体不但没有摆脱这两方面的限制,反而把两方面都凌驾于媒体自己的标准之上了,所谓的社会责任更不用谈了。”[3]这一问题在很多国内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同样存在,只图表面上的乐,而忽略了价值的塑造。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