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开年节目战争中,《百科全说》的失利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真人秀节目的胜利。可能有些人会说,《百科全说》既然不是真人秀,就跟真人秀节目没什么可比性。现在将《百科全说》归类到传统综艺娱乐节目类,那就也来说一下他和经典综艺节目之间的差距吧。
一:定位。《百科全说》在湖南卫视高端崛起的战略中应该是有一定地位的,自然也是被寄予了厚望,只可惜,结果不如人意。“第一档职业生活智慧脱口秀”,《百科全说》以对大众进行科普为己任,目标很好,效果不佳。《天天向上》是湖南卫视在“高端”上的一次突破,《百科全说》自然是有一些《天天》的影子,希望能够复制天天的成功。但事实是,观众评价《天天向上》,绝对是“很好笑很幽默,还可以学到东西”,但对于《百科全说》却是“可以教我们很多东西,而且还挺搞笑的”。看起来并没什么区别,但观众收看这个节目的起点却截然不同。观众看《天天向上》最源头的出发点绝对是节目很好玩,主持人很搞笑,看《百科全说》则是去学习养生、美容、服装之类的知识。《百科全说》上的知识,到处都有,《天天向上》上的快乐和幽默,则是绝无仅有的。想要学习知识的人和想要放松找乐的人,其数量差距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我觉得,节目应该将重点放在效果上,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上。
二:重归课堂?专家+求知的学生,俨然一个正式的课堂,仿佛又将观众带入了久违的课堂,我不知道有多少观众是喜欢这种正式的讲学方式,至少我是不太感冒的。节目想要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来传播知识,想法挺好的。如果将这个放在现实中的课堂,一定蛮受欢迎的,学生们从严肃的课堂走出来,笑并学习着,搞笑的部分对于他们来说是额外的奖励;但对于已经习惯在电视上看好玩的综艺节目的普通观众来说,笑点没有增加,但却有了更多的学习负担,观众会觉得累。那《天天向上》又是怎样平衡的呢?其实,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天天》里边真正涉及知识的并不多,更多的是一个信息,节目请了机器人代表队,讲的并不是怎样做机器人,而是给观众一个这样的信息——中国机器人代表队在亚洲获奖,而且机器人可以实现各种各样好玩的功能。这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个视野的扩展。除了中间阿毛和师父简短的知识普及外,节目的很大部分其实关注的是人的信息和成长。
三:成也权威,败也权威。《百科全说》既然想要对大众进行科普,那自然得请最权威的人士。但专家们的权威,主持人们根本没有质疑的可能,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交流可言,更谈不上有交锋了。主持人在这里就真的只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负责控制一下节目流程,搞搞笑,没有什么特殊贡献可言,而这,正是“脱口秀”的大忌。要知道,“脱口秀”节目里最关键的永远是主持人。如果《天天向上》没有汪涵和欧弟以及其他主持人的精彩表现,这个节目就不可能成为如今的《天天向上》。同时,节目拼命给观众灌输知识,生怕观众了解的太少,这对于观众来说其实也是一种负担。
我想,节目可以在每期引进不同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观点,比如请两组不同的嘉宾,他们甚至可以就某个问题进行辩论,有点争议才好玩嘛。这样观众热闹也看了,知识也容易记得住。同时,节目不要将传播知识的重任全压在自己身上,节目组累,观众也累。中国观众还有央视,不怕的,轻松一点,娱乐一点,思维发散性一点,不要怕跑题,不要怕没完成既定的知识传播任务,把节目和主持人都框在那里,多累,况且观众对节目知识方面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观众多知道一点,会感谢节目组,但让我们少知道一点,也不至于去责怪你。这可是娱乐节目。
题外话:
1、《8090》关注的是80后90后的情感方面,但8090后的世界绝不止于这些。对于很多方面,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可以做一档将8090后话题延伸的节目,对各种话题发表看法、争论。很多60后70后不是看8090后不爽吗,那就都来辩一辩呗。有一定社会意义哦,高端崛起不一定就是要传播知识,这个也是一种方法啊。
2、芒果现在有很多自己的演员,但现在芒果拍戏的频率还不高,演员利用率很低。为什么不开辟一个时间段,制作一些自制短剧(类似情景喜剧之类的),每周播一次,有一些固定演员,同时也可以随时加进新的(比如《芒果训练营》的一些表现优秀的选手就可以来这里客串,作为奖励),维持艺员的人气,也可以磨练演技嘛。这也可以慢慢培养国内观众每周看一集电视剧的习惯。万事开头难,但总归得有人做的嘛。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