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一如当年的《甄缳传》,开始在网络衍生出“舌尖体”。有看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大学生开始造句“舌尖体”说:“清华的早晨是忙碌的,无心顾及什么美味,往往见到人少的队伍便排在后面。一碗方便面或许是最快捷的,厨师顾虑到了方便面的营养偏少,便在烧面的时候,加入了青菜,点上一个剥好的鸡蛋。不下五分钟便吃完了,跨上自行车,沿着主干道,奔向教学楼,开始新一天的学习。 ”此文一出,立刻掀起学生和网友们“舌尖上的造句”热潮,以这两段为经典,“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果壳……”如果翻译成正常文体,就三个字:嗑瓜子!而另一段描写更加有趣,“厚重香浓的酱汁将土豆泥绵密寡淡的滋味驯化,青豆的清甜加上玉米的软糯滋润,这质朴的美味蕴藏着阿巴拉契亚山区人们对南方美食的依恋感触……”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土豆泥”。
央视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国政系副教授蒋昌建日前更在微博上以“最好的馈赠”来调侃“舌尖体”:“上完课了,蒋大哥起身合上书本,回到研究室,看完微信上那篇‘松软’的文章,便用滚烫的开水为自己泡制一碗腾着热气的老坛酸菜面。中国的教授们更偏爱拉上窗帘,在黑暗中享受这独特的美食……”
对于“舌尖体”的流行,总导演陈晓卿笑称,其实这不失为一种“舌尖上的收获”,“至少我们会珍惜、重视身边的食物和食材,避免浪费了。 ”
来源:真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