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式纪录片《盛女爱作战》收视率高企,学者表示不满,理由是,节目给单身女性贴上“剩女”标签,奉行“女人嫁不出就是失败”的价值观,贬低女性,单一美丽的定义。
真人秀《盛女爱作战》火爆,素人嘉宾被狗仔队24小时跟踪,这帮盛女还能火多久?今天8姐提供一些小道消息……
热爆香港的真人秀《盛女爱作战》被热捧,节目中5位渴望恋爱的女主角日日进占各大报章、杂志的封面,当中男仔头B onnie亦成为红人。昨日甚至有周刊爆,她与另一位长相甜美的“盛女”Suki,极有可能被无线收为旗下艺人。而早前邀请过几位盛女到商台做嘉宾的陈志云,也有意请她做商台D J.
不过,这些盛女艺人热度到底能有多长时间,也不太好说,前文提到的邀请盛女与人生导师做嘉宾的商台节目,自上周四起就被他们一连几集长期进驻,已经引起了网民的不满,有网民甚至发起运动,强烈要求商台赶盛女出录音室。《盛女》节目当日由陈志云一手策划,如今志云已成商台行政总裁,故有指盛女上电台节目全是他的意旨。
电视节目受欢迎,必然有现实因素。有学者认为,《盛女爱作战》节目大行其道,是因为它是社会问题的结果,正如周永新先生在《人口老化和性别失衡》中指出,香港男女比例失调多年,先是男多女少,上世纪80年代后又女多男少,2011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是,男女之比为939:1000,性别失衡导致未婚女性大量出现。
但在内地,男多女少的状况下,《非诚勿扰》这类相亲节目,照旧引得举国若狂。可见,性别比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不婚者,尤其是不婚的女性越来越多,全球皆是如此。因此,整个社会,不断对不婚者(尤其是女性不婚者)施压,要他们结婚生娃。2005年,日本学者三浦展提出“下流社会”概念,特指那些衣食无忧,但“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的人,而“下流指数”中的一个硬指标就是未婚(男性33岁以上,女性30岁以上)。他认为,“下流社会”的日益扩大,会削弱民族进取心和竞争力。
所以,《盛女爱作战》如果一定有阴谋,一定有罪名,肯定不是贬低女性,而是制造都市“恐惧神话”,对单身者进行恐吓,让他们汇入“正常生活”。《盛女爱作战》的制作方,接下来还将制作“盛男”类节目。
这种针对单身者的恐吓已经盛行许久。前几年,一个针对女性白领的“恋爱心理速成培训班”的培训方法之一,是带领学员参观养老院。《盛女爱作战》没有这么直接赤裸,展示恐惧的方法多样,表现人们在恐惧和焦虑驱使下所做的一切,也是最佳方案。就像《盛女爱作战》中的Suki、Florence、Bonnie、M andy和Gobby,为了找到婚姻对象,用半年时间参加节目,并整容、减肥、接受心理治疗,不停参加各种派对,像发展传销下线那样,由亲友引见适婚男性。这种为了婚姻的马不停蹄,已经足够对不婚者产生震慑。恐惧一旦产生,接下来就是兜售方法论,化妆师、两性关系导师于是轮番上场。
但这并不让人反感。一时一地,自有其局限,没必要将局限夸大,也没必要将政治正确无限绝对化。这“只是一个娱乐节目”。何况,《盛女爱作战》里,有TVB电视剧不常见的真实香港,有香港人生活场景展示,在我看来,十分新鲜。而那几位女性,在参加节目后,从着装到精神面貌,的确发生很大变化。她们得到的经验,并不限于如何找到男人,节目中提供的一切策略,也适用于工作和人际交往。
至于单身者会否被吓到,会否坚持做自己,全看他们心理素质如何。
来源:综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