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作品中的上海男人,都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时代在变,上海男人的形象和内涵也日新月异。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移民城市,如今的黄浦江畔生息着的更多的是新一代或者第二代的“新上海人”,作为对上海“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对上海男人自有一番解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上海男人:李泉
工作中有能力 生活中爱家人
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寝室同学都是北方人,第一天报到,她们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寝室。奇怪的是,和忙碌着为女儿打点床铺的母亲们形成鲜明对比,父亲们抽着烟、聊着天,一副袖手旁观的姿态。当时对眼前的情景非常不理解,为什么父亲们就不能搭把手呢?
直到思想道德修养课上,老师讲的一个段子令我豁然开朗。他说曾经有一个北方学生在作业中写了一件在上海见到的事,称“令他匪夷所思”。这个学生被寝室的上海同学邀请到家里做客,在同学的家中,他看到同学的父亲忙里忙外地准备饭菜,而母亲却优哉游哉地打着麻将。换作在北方,这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甚至有北方同学告诉我,他的父亲从不进厨房,作为一家之主,就算是拿双筷子,也不会亲自动手。
我想,这就是地域文化的差异吧。在我的家中,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明确的分工,他们都需要赚钱养家,同时也都要操持家务。甚至在做菜方面,父亲还要更胜一筹。有人说,这就是上海男人很“娘”的表现,但我并不认为。他们在工作中有主见、有能力,只不过对于家人的关爱表现得过于浓烈。
来源:内容标题:听新上海人如何评说上海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