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刚亮导演作客谈真人秀电影《回家的路》国内第一部反映真人秀的故事的电影。
【主持人】: 欢迎大家做客我们的“和大师一起拍电影”,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是方刚亮导演,彭波还有摄影张皓。今天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新的一部电影叫《回家的路》。为什么我刚才以这样的方式开场呢?是因为方导的电影应该算是国内第一部反映真人秀的故事的电影。所以我们现在先请方导给我们聊一些关于这个电影的一些情况好吧?
【方刚亮】: 这个电影是我97年写的一个故事大纲,去年香港英皇和香港IEC找到我想拍电影,给了一些故事,其中就包含这个故事,他们在很多故事中间选择了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还是比较有时代感的,这么着就开始拍了。
【主持人】: 你一直在关注真人秀这个节目形式? [转]
【方刚亮】: 97年的时候我在北青报看到一篇文章,它介绍当时他们搞过一个活动,把学龄前的孩子放到大街上,让他自己找回家,有记者跟踪,只是它是一个文字报道,不是一个直播,不是那种性质。在我们这儿为了好看一些变成了电视台的实况转播的形态。那是当时写了这么一个故事,因为当时这个现象没那么热,所以我暂时放下了。这两年我发现真人秀这个东西越来越厉害,比如说我们家里人每天晚上坐在那里看,我当时一看这事是假的,但是他们看得特别投入,还哭,特别热情。
【方刚亮】: 还有我读研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突然在电视上看到她在参加一个征婚的节目,我当时有点傻了,她不是有男朋友吗?怎么跑去征婚了,已结束,我就赶紧给她打电话。她说不是,导播是一个朋友,人不够了,让他扮网友。它有好多社会层面的东西不去谈它,但是至少特别有意思。包括前些年我也参加过实况的直播当评委等等。我就发现,其实这里面真实的成分和虚假的成分,真实的成分特别少,做秀的成分特别多。这个秀和真实成分之间的关系的转换,有的时候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话题。我发现虽然你是去当评委的,其实大部分时间干的不是评委的事情,你不断的在忙活,要操练一些按键这种事。我就觉得这个事挺好玩的,这是我后来把这个故事变成现在这个状态的一个原因。
【主持人】: 还有一个疑惑,你应该知道楚门秀,跟它有借鉴吗?我看到这个故事梗概以后,第一个反应是这个。
【方刚亮】: 真人秀这个形态肯定是一样的,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只要拍真人秀就躲不开转播、实况这样的。不太一样的地方,首先我们制作和他们那个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们还是在现实基础上,它那个完全是构建的,我觉得我们跟他来说可能会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哪里呢?我们在真人秀故事里面,包含着一个情感线索是真实而有效的,而楚门秀当中,很多人在情感上不接受这种感情模式。我们想做在真人秀常人的形态,这个东西大部分人看了是能接受的。
【主持人】: 那就是说,这个节目中,对于真人秀这个节目样式,因为现在有很多包括电视理论界都在对它有一个思考,甚至写了很多这方面的书。那你对这个节目样态是持一个反对的态度吗?
【方刚亮】: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这么看的,我觉得不是批评和赞成,不是这样的一个态度。我觉得我们的观众要有这个辨别力。因为实际上在西方真人秀节目一直是很火的,但是在西方的那种观众里面,他能够明确区分出来这是一档娱乐节目还是真实的节目,这是他们自身的素质问题。但是现在在我们这里,这个区分变得很困难,因为我们的片子里有大量真实的事件报道。也有很多是秀,那么怎么去把它区分开,我觉得电视台可能也得适当的诱导观众去正确的对待这些节目,你如果真人秀的话,那就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娱乐节目,如果真实的新闻报道的话,就应该是一个真实的新闻报道,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东西。
【主持人】: 时代上,肯定各种艺术形式也在混搭,肯定又出来一些新的形式,但是这些新的形式也是双刃剑,有它的好的一面,也有反的一面。
【方刚亮】: 西方有真人秀开玩笑开得很大的,但是他们都很明确的告诉观众,我这是一个秀,而不是一个真实的新闻报道。因为我们国家的这些东西经常区分得不是很清楚。
【主持人】: 因为方导上一个电影获得奖的其中一个就是《上学路上》,获得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我们现在一般的普通的观众看到的电影两个都是涉及儿童题材的,这一点,你是有这方面的追求还是怎么一个情况?
【方刚亮】: 这个是巧合吧!那个片子应该算是一个儿童片,其实这个片子应该不算是儿童片。那个孩子在中间,道具的性质更强于作为一个人物个性。他的人物个性到最后才有一点点,在前面他一直是人们摆布的一个工具。实际上在前面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主戏都在两个演员身上。
【主持人】: 在真人秀节目里面,你有很多新的探索,对于真人秀,你也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在摄影上有什么想法。我们把话筒交给张皓。
【张皓】: 影像其实还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在之前,导演我们一块儿针对这个片子做了很多研究,因为这个片子是商业气氛比较浓的,娱乐气氛比较浓的,但是我们强调的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这是我们很重要的。其实影像的作用就是大家不要觉得摄影就是觉得把人拍漂亮了或者是把人拍好看了就行,它更多的是在刻画人物,摄影最重要的功能是刻画人物和推动剧情的发展,这是影视摄影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对于我们这部戏来说,怎么能更好的刻画人物,把人物的状态,不是范冰冰,她是一个女主播的这样一个身份,还有母子情,父子情,怎么能刻画得很透。
【主持人】: 您能不能具体说一个例子,这样大家就更清楚一点。比如说其中哪一场戏,你用的是什么样的方式想表达导演和原创者的一个想法。
【张皓】: 比如说有一场戏就是小朋友走丢了以后,突然又在大屏幕的GPS的跟踪上又出现了,出现以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红色信号,那么我们这个时候拍屏幕,反打范冰冰和杜汶泽的时候,我们就用了一束红色的光,我们知道屏幕上红色的光不可能,体现的就是那种父子、母子的那种焦虑的心情。这个红色的光不是简单把人拍得怎么好看或者是有色彩,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化的东西。
【主持人】: 其实这一点,刚才我想起来了,作为普通观众来说,我们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好莱坞的影片影调方面各个方面都做得很精良,而我们国产的电影好像稍微有一点点的区别,您能从这方面再给网友做一个解释吗?
【张皓】: 其实我认为,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从影像上的技术上的区别,更多的是,好莱坞从业者的素质非常高,那么他们的专业细化程度也比国内的要高。大量的影片保证了这种实践,我们国内其实还是在这方面差一些。
【主持人】: 就是每一个细节都有一点点的缺失,然后从总体上有一些差距是吗?
【张皓】: 每一个细节上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现代化程度也非常高,数字化程度非常高。像我们这回使用的胶片,我们这回使用的是一种在柯达胶片里面是比较有个性的胶片,是柯达的5279,这款胶片是比较早的胶片,是500T系列。这种胶片在柯达的胶片里算是比较有特点,比较有个性的。
【主持人】: 像广大的网友,他们可能用的设备更多的是DV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跟他们更多的解释一下,因为胶片每一款都不同,然后因为偏号、偏型都不一样,所以产生的艺术效果和氛围都不一样,针对这一块再给他们讲得细一点,比如说他们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影调风格,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的时候,也许会拿起胶片摄影机来试一试,也不一定能够真正变成胶片摄影师,也许对于拍摄的DV上也会有帮助。
【张皓】: 其实选择胶片,还是像我们之前说的,它实际上是为了影片服务的,具体到我们这部影片来说,我们需要的一种影像,因为它是讲一个小孩的故事,讲一个真人秀的节目,并不完全是现实。在现实基础上还是有夸张的,所以我们需要的影像是在色彩上,在反差上是需要比较极致的。包括有一些戏,我们可以说是非现实的。我们需要的胶片就是能够表现的东西。其实柯达公司在上个月刚刚炸毁了两个生产传统影像的车间,意味着柯达现在更多的转向的其实是数字化影像。
【主持人】: 你所说的数字化影像是指技术化是数字,还是数字中间片的数字?
【方刚亮】: 胶片那个环节有些不可替代性,到目前为止还有数字不可替代性,这个还得保留,除了它之外,过去那些很多的光学的环节都已经数字化了。
【张皓】: 它利用数字化也是创造风格,比如说黑色大礼花,实际上都是借助于数字风格完成。比如我们现在用DV也好,用什么也好,引进了很多数字化的东西,其实目的还是要创造有个性的影像,有风格的影像,这不完全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手段,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 玩DV也有可能玩得很极致,需要调这个菜单,找到自己设定的具体的影像风格了。我觉得这个很受益。后来提到你这个片子里有大量影像合成的东西。要不然呆会儿再聊这一块儿,我们绝口不提《疯狂石头》的谢小蒙,在这个电影里演的是天鹏。
【彭波】: 天鹏这个角色,我认为他在这个戏里面是起一个点缀的作用,因为这个戏讲的是母子情,如果完全是母子情的话,这个戏太严肃了,天鹏是一个调侃式的人物,而且这个人物给我的空间很大。其实这个角色就是你如果是很平的演员,这部也能完成,如果这个角色非常夸张,他演得也行。这种人物我是最喜欢演的,我特别不喜欢把这个人物套得挺死。
【主持人】: 导波帮我们把影像放一下,看看有没有天鹏的角色?
【主持人】: 全国观众对您的第一印象还是《疯狂石头》里面的谢小蒙。
【彭波】: 本身那个谢小蒙不是我的谢小蒙,谢小蒙是不能左,也不能右,如果稍微偏差一点的话,很容易跑人物。而天鹏这个人物,如果很平淡的按照台词来演,这个人物也可以,如果是夸张的话,这个人物也可以,因为他的人物就是辅导演员,我可以设计成一个非常艺术家的也可以。把他设计成有点二的艺术家也可以。所以我想把那个角色设计二一个,天鹏这个戏和谢小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物,但是这两个人有相同点,就是这两个人都是玩艺术的,我认为天鹏这个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好人。而且对田聪是一个真诚的。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好人。
【主持人】: 方导对演员的自由空间还是很大的,包括他的角色定位什么的,这个都会跟他们有一些沟通。
【方刚亮】: 因为我以前我们合作过一个短戏,我对他有一定了解,他的戏的路数和他能演到一个什么份儿上,我对他有一个了解,这次找他来,本来他是跟在田聪身边的这么一个人,本来这个人他在剧本上面没有太多的亮点,但是我觉得用他以后,他可以能不把这个人物点亮了,所以我交给他说,我对他要求很残酷,我说你场场戏都拿住,剧本上都没有写。你别这么台词说了就完了,他就很痛苦,他经常坐那儿想半天,然后跑来跟我说,导演这样行吗?
【彭波】: 我晚上精神特别好,而我的戏上午比较多。
【方刚亮】: 我们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们拍这场戏大量是在街道上,上海的街道一上高峰期就不可能拍戏了,所以我们经常天一亮5点钟就到现场去拍,拍到8、9点就收了。
【彭波】: 其实收工收得再晚我都不怕,我就是怕起早。其实这个戏,我整体感觉不是很累,还是挺轻松的,其实没有《疯狂的石头》累。很多数字一条一条都过了很多,这个我觉得还是挺清楚的,不是很累的。
【主持人】: 在现场,人家说你是最有魅力的人,你同意吗?
【彭波】: 最有魅力的是我们的摄影,张总,张皓。因为当时整个现场,我们和群众演员接触比较多,他们和群众演员几乎是接触不了的,但是在我的耳朵里,打听他的名字最多。好多人都问我那个叫什么名字。方哥也在讲,张皓是最有魅力的,现场的很多小姑娘都问我,他有女朋友吗?我们的回答是他有,别打主意了。
【主持人】: 其实咱们在座的四个人也能看出来,往那儿一坐,沉默不语,摆出一副很酷的样子。
【彭波】: 因为他扛着机器,不像我们经常可以松懈下来,他是24小时都在工作状态,工作状态的男人是最有魅力的。在现场,他是最受欢迎的一个。
【彭波】: 很多女孩都注意着他。
【主持人】: 咱们这次用的是什么?
【方刚亮】: 535B。
【彭波】: 我们在戏里面口头禅不少,我们叫谁都是总。
【主持人】: 总太多了,范冰冰有一天在现场还问我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说总呢?我说你就是范总。
【彭波】: 还有口头禅,现场说准备拍摄电影《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