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唱响》等综艺节目扎堆竞争 高价争买“洋模式”
真人秀讯 辽宁卫视2011年新创立的《激情唱响》又一档选秀节目而已。在节目中这个依然可以看到“海选”、“现场点评”等早已熟悉的运作手段。
但是人们也许想象不到,这个节目竟然和英国名声显赫的王牌节目《X Factor》(X元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一档采取购买海外节目模式的节目,《激情唱响》根本就是《X Factor》的“孪生兄弟”。
《欢乐合唱团》、《明天就出发》、《最高档》……在今年的电视荧屏上,观众将会看到十几档“翻版”自国外的新节目。购买海外节目模式,已经成为各大电视台纷纷打出的又一张牌。然而,面对着本土观众,“外来的和尚”真的就能念得好经吗?
“崇洋”,只因原创能力贫乏
其实早在去年,“海外风潮”便已悄然刮入中国荧屏。《中国达人秀》和《非诚勿扰》曾在去年一度引爆收视高潮,而这两档其实都是海外节目模式的成功“翻版”。前者的原型是大名鼎鼎的《Got Talent》(英国达人),后者则源自同为英国热门综艺节目的《Take Me Out》(带我约会去)。两把“旺火”倾倒了观众的同时,也灼痛了各个电视台的眼皮。在强有力的收视数字面前,大家纷纷把目光调转向海外节目模式。
从2006年起,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就在从事海外电视节目模式的版权引进工作。过去五年,他所经手的引进项目只有十几个;但在今年,这位电视人手头上就有8个项目正在齐头并进。“引入海外节目模式其实在国内早有先例,只是没有像去年这样,取得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刘熙晨所说的先例,包括湖南卫视于2006年推出的《舞动奇迹》,甚至可以追溯到央视的《幸运52》和《开心辞典》。
为什么要靠着海外节目来抓取观众眼球?刘熙晨直言不讳地说,这是由于国内电视原创能力的贫乏所致。“因为大家没有足够好的创意,创新又是电视台生存发展必须的手段,这时候,作为风险最小的创新方式,引入成功的节目模式自然受到欢迎。”
“宝典”,依葫芦画瓢也走样
每当谈到购买海外节目模式,都不可避免地会提一个词“Bible”,业内人士管它叫“宝典”。
“购买一个节目模式,最核心的就是要买这本‘宝典’。”《激情唱响》总制片人苏铭说。“宝典”堪称该节目的制作秘籍,从节目宗旨、详细环节,到舞美、灯光,事无巨细统统包含,可谓是“凝结了一档节目最宝贵的创意、制作知识和经验”。
连同“宝典”搭售的,还有原版节目的全部光盘,以及一位熟悉该节目制作模式的制作人。这位制作人会专门飞到国内,全程监督和指导新节目的制作,以免原有模式在“复制”过程中走样。苏铭形容说,“这就像你拿到了麦当劳的配方,也不一定能做出麦当劳的味道;有些属于火候掌控的问题,得现场边做边问。”他举例说,购买了《X Factor》的节目模式后,英国制作人不仅飞到中国给大家上课培训、对方还提供了灯光、舞美、团队管理等方面的负责人,分阶段到国内指导工作。
可是,即便方案周全至此,也不一定意味着“翻版”万事大吉。“模仿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实现度,也就是执行能否到位的问题。”苏铭很坦诚,有时候核心理念没理解透,事情肯定做不好;但有时候,大家都明白好在哪儿,奈何技术跟不上,还是够不着。苏铭说这也是目前大家最头疼的坎儿:“你知道那样剪辑好看,可你就是不会剪,怎么办?”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整个国内电视行业的从业人员水准得往上提。”
“本土化”,天价成本耗不起
海外节目模式看似前途一片大好,但是“外来的和尚”真的好念经吗?对此,刘熙晨的态度很是保守。他坚持认为,《中国达人秀》和《非诚勿扰》的走红“只是一次深具偶然性的成功”。“世界上的节目虽多,但真正适合中国电视观众需求的模式,却不一定到处都是。”说白了,还是“本土化”的老问题。
“任何一个海外节目要进中国,多多少少必然得有本土化的措施。”刘熙晨举了个例子,“当年《舞动奇迹》的原版节目,是一个明星配一个专业舞蹈家,两个人只跳国标舞;到中国来,就得两个明星搭伴儿跳,而且是国标、街舞、民族舞统统得有。”
另外,海外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也令业内人士为之咋舌。据了解,目前一档大型节目模式的售价可以达到七位数的天价。一位电视台内部人士透露说,《舞动奇迹》当年一期节目的制作成本,便高达120万元,“国内有多少电视台耗得起这个价?”更糟糕的是,耗不起可能还要硬扛。
不过,在刘熙晨和苏铭看来,引入海外节目模式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中国电视向来爱跟风抄袭,一个好创意出来,大家都去抄,于是就没人去想好东西了,没有版权意识。”刘熙晨说,引入海外模式,正是一个契机,重塑大家对创意价值的认可。一旦创意重焕生机,“我们就可以形成自己的节目模式架构,自己的版权交易市场,到时候不仅能引进来,更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