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Chinese'GotTalent,在总导演金磊看来,是个既有文化“野心”又富有多元含义的节目名称,“你可以理解为中国有很多天才,也可以理解为天赋中华,再具体些还可以是才华天赋,而《中国达人秀》就是这些才华的展现平台”。
2010年8月12日,初试锋芒便拔得头筹的《中国达人秀》节目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众多资深媒体人、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中国选秀节目发展趋势。
真人秀突围战
今年国内外选秀节目整体趋于平淡,在此背景下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达人秀》,播出前三期海选节目分别取得了1.37%、2.1%、2.16%的收视率,成为同期各大卫视真人秀节目中的收视冠军。
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之前的真人选秀节目多是将收视群体年龄层下移,而《中国达人秀》通过扩大选手范围、丰富表演形式,将中老年收视人群带入真人秀节目中,开始吸引对中国电视关注度最高的人群,这一群体或许没有80、90后的狂热,但却是电视收视率的最坚实支柱。
《中国达人秀》的节目模式
源于2007年英国的全民选秀节目《英国达人》,虽然是购买版权的泊来品,但运作模式与拍摄手法都有较为成熟的借鉴。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主任金文雄表示,该节目既有一定程度的本土化,又将“度”把握得比较好,没有“毒舌评委”的哗众取宠,评委在专业点评外多了人文关怀,少了“凤姐”“著姐”“曾哥”等问题选手,多了对生活充满梦想的普通中国人,年龄跨度大,包容度强,着力传达“自信”这一主题。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长、《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认为,“达人秀”取得收视成功的原因,有着鲜明的中国社会烙印,它满足了社会对电视节目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表面繁荣的虚假热情,而是真正体现了百姓的心理诉求和媒介规律。通过相对宽泛的规则和舞台门槛的降低,创造了更多包容空间。让观众与参与者都能获得更大的心灵舞台,让其在此释放能量,抒发情感,缓解焦虑,抚慰心灵。其次,节目的整体运作遵循了电视节目制作的规律,通过高水平的电视制作标准(多机位,精剪辑),让观众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更丰满的细节。第三就是它满足了大众文化通俗但不庸俗,追随时代潮流但不媚俗的要求。
“中西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