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做了羔羊,狐狸会来吃了你;要是你做了狮子,狐狸会来欺骗你。
这是莎士比亚的话。莎士比亚是西方戏剧的象征,也算是如今正闹罢工的美国编剧们的祖师爷。美国编剧协会(WGA)旗下一万两千名编剧与影视制作人联盟(AMPTP)的博弈,从去年11月5日起至今持续了11周,没有结束的迹象。人们等着看,砸了金球奖的场子后,编剧们会不会砸了2月10日格莱美和2月24日奥斯卡的场子。
自1988年长达22周的大罢工后,19年来美国的编剧们与制作人和播放媒体之间大致相处和谐。不管节目是赚还是赔,超过4000名编剧大致能拿到20万美元的平均年薪,次一等的编剧也可得到6万美元以上的年收入。基本上,这在美国可以过上不错的日子,也有助于养成中产阶层温和、求稳的性格特征。但是去年以来,时代华纳公司、沃特?迪士尼公司、新闻集团、索尼公司、CBS公司、维亚康姆公司的编剧们变得愤怒,他们觉得新媒体越来越像狐狸,制片人们越来越像狮子,而自己越来越像羔羊。
在美国,电影市场只有DVD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按照原先协议,每卖一张DVD编剧能分到4美分版税,随着DVD市场扩大,编剧们要求版税提高到8美分??这个市场是1600亿美元的规模。而网上付费下载方面,影视公司有一定的收益权,但编剧们无从分羹??这是个超过3.4亿美元的市场。被一个超过1600亿美元的大市场忽略,确实很难受。因此,编剧们决心“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但是,制片人工会只同意DVD版税加5%,至于网上付费下载,资方认为如果同意编剧们的诉求,其他有关工会组织也将提出类似要求,因此断然拒绝。
美国编剧与制作方之间的这场争斗,因为距离大众甚远,而被看做八卦式的娱乐事件。但实质上,这里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它既有关于金钱的博弈,也有美国人权利表达方法的折射,还像一出你情我愿的集体演出。
由于知识产权抓得紧,在美国,盗版市场发育不起来,DVD市场是个较为纯粹的市场。在大众文化高度发达的美国,这代表利润来源和拓展都有稳定的保障。在单碟价格高达15-20美元的情况下,编剧们的4分钱版税不仅意味着自己的主创价值未有体现,而且意味着会错失一个稳定发展的大市场的利润分成。正是出于这个考虑,美国编剧协会不惜筹措1250万美元的罢工基金以表支持。编剧们罢工,不是一场文化秀,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抗争。
对于这一事件,政府部门采取的是不在场的态度。虽然政客当中,希拉里和爱德华兹表态支持某一方,但这一方面是出于选情的需要,另一方面,两人在娱乐圈中均有很深人脉,表态有友情成分,而非支持政府介入。即使金球奖这样的重要活动“出了差错”,但是政府部门不认为这是“影响美国形象”的大事,仍然把事情界定在市场范围内交由博弈双方解决,而不欲让行政权力越界。这样做,一方面是美国权力行使传统使然,另一方面,是因为参与这场经济博弈的劳资双方,都属于美国社会的中上层阶层,这决定了罢工的软暴力性和注重对话的特征。这是美国编剧罢工与去年发生在法国、德国的罢工最大的不同之处。
实际上,来自权力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因为,虽然编剧罢工的对立双方似乎剑拔弩张,但事情并没有出了游戏规则的界限。从编剧一方来说,他们的筹码是:让影视制作方无剧本可拍,让电视主持人无话可讲。这一筹码确实有效。有统计说,罢工至今已经造成14亿美元的损失。但是,资方并非没有制衡武器。一是电影剧本储备已经够今年拍摄所用,二是如果边编边拍的电视剧本不够用,如果主持人没有本子可念,他们可以别的节目替代,比如市场效果不差的真人秀。
各有筹码各有顾忌的结果是,没有哪一方的主张能完全战胜另一方,最终双方得互相妥协。这实际上是已经注定的结果。因此,双方时断时续的谈判,多少像是大家一起演一场心知肚明的戏,这算文戏;格莱美和奥斯卡的场子如果被小砸一下,那是演武戏。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编剧罢工事件不由不令人想起另一句话: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所有红尘男女均只是演员罢了??还是莎士比亚说的。
内容标题:美国编剧真人罢工中的潜在台词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