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观点
“季播”为节目绘出不同脸谱
近两年,家庭主妇们挚爱的苦情剧走俏荧屏,一时间《芸娘》、《顺娘》、《我的丑娘》等剧犹如流水线上的商品层出不穷。安徽卫视索性把这类剧集打包买下,打出了“母爱中华”的季播口号,让家庭主妇看个够。到了第二季,他们又换“泰剧季”(泰国电视剧)作为主打,锁定晚间十点档的都市白领群。
安徽卫视广告中心主任查道存向记者解释,季播不仅满足了同类题材受众连续观看的心理,还能为电视剧推广省下一大笔宣传费,且有利于招商,“像 泰剧季 针对女性观众,我们找到联合利华作为赞助商,客户和观众我们都满足了需求。而收视相较于以往,也有所上涨。”同时,广告总额相较以往也平均提升了20到30个百分点。查道存表示,“季播”概念是各家卫视差异化竞争结果,影视剧在播出节目中所占的比例大了,自然要绘出不同脸谱满足观众需要。
概念对比
国内电视台“依葫芦画瓢”诞生的各种“季播体”并非以观众收视习惯为划分依据。央视索福瑞总经理王兰柱把国内和美国的这种差距理解为“映季”与“应季”,相较于主动规划制作与播出目标的美国电视网,当前国内电视台临时打着宣传噱头对“季播”进行界定,更像是一种盲目概念化后的商业手段。
观众反馈
换“季”太快,如过眼云烟
“季播体”让人遗憾的是,这种消灭一批旧节目,迅即推出新内容的动作,难免给观众留下“新瓶装旧酒”的话柄。比如去年涌现的大批婚恋节目,除了主持风格各有千秋外,舞台、环节、嘉宾设置几乎相同。
“季播”模式让节目打包上阵,体现了“团结力量大”原则,然而这种周期性播出模式也存在隐患,一些网友就感慨:“好不容易挑肥拣瘦锁定的几档节目,刚刚渐入佳境,突然全没了。”天娱工作人员也在微博透露,得知《给力星期天》剩下不到六期节目后,不少90后观众在网上留言,对节目周期过短表示抗议。
来源:湖南卫视内容标题:综艺电视“季播体”大热 国内电台也玩换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