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造吗?这些节目都是“亲戚”
纵观国内综艺,不是能找到一个原版的海外“父母”,就是可以在友台找到不同的兄弟姐妹。
歌唱类: 版权清一色源自海外 赛制创新成关键
自2004年《超级女声》开启的选秀元年开始,国内歌唱类节目曾经历过一段黄金期,几年风光后被观众逐渐抛弃。直到2012年,荷兰著名广播电视音乐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的中国版――《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2013年购自韩国的中国版《我是歌手》乘胜追击,才一扫歌唱类节目的阴霾。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的歌唱选秀类节目超过13档,且清一色都是版权购自海外的作品:《中国梦之声》购自爆红全球的音乐真人秀《American Idol》;《中国最强音》则源自《The X Factor》。有意思的是,这两档节目均是被誉为“选秀节目之父”的西蒙考威尔创立,时间分先后,形式略有区别而已。今年播出第二季的《我是歌手》、《最美和声》、《我为歌狂》,都有个身在海外的原版“父母”。
而一直被视作本土作品的《快乐男声》、《快乐女声》品牌,追溯到最初的《超级女声》时代,也曾被“Idol”节目模式的原创机构Fremantle Media追究过版权问题,只是后来节目组不断在原基础上加工,才有了一副中国面孔。
如此多的节目,自然也让竞争显得白热化,除了拼版权,拼选手拼导师都已不足为奇。而作为生存之本的赛制创新也不可忽略。不论是《中国好声音》开创的“转椅时代”,还是《我是歌手》打开的“歌手竞演”之门,都充分说明,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综艺圈活下去,创新才是最有力的理由。
喜剧类: 搞笑式狂欢一哄而上 模式雷同高开低走
自去年底《超级笑星》播出后,今年上半年已有近20档喜剧类节目相继登陆荧屏。与亲子、歌唱等节目是引进国外版权相比,除去目前正在央视播出的《喜乐街》是引进德国老牌即兴喜剧节目《席勒街》外,大多数国内喜剧节目还是秉承了原创的态度。
然而,喜剧狂欢的背后,依旧掩盖不住一哄而上的跟风与山寨。《我为喜剧狂》、《中国喜剧星》、《我们都爱笑》、《笑傲江湖》、《中国喜剧力量》都令各家卫视为抢夺喜剧大腕暗自较劲,英达就坐镇了两档喜剧节目,让观众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观看的是同一档节目。此外,除了《谁能逗乐喜剧明星》采用60秒内让明星绽放笑容赢大奖,《我们都爱笑》恶搞明星、杂糅短剧的模式有几分新颖外,其他节目几乎都沿用了以往歌唱选秀节目的老套路,选手比搞笑、评委比抬杠成通用手段,如《超级笑星》、《中国喜剧星》走的是评委点评的老路,《我为喜剧狂》采用的是《中国好声音》的导师抢人模式,《笑傲江湖》则类似于《达人秀》导师选人时的“YES”或“NO”。形式的雷同和单一足以说明这类型的节目并不好做,也注定了喜剧类节目在2014年的高开低走。
来源:真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