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著名电视评论家李幸教授看来,“这些节目是不折不扣的真人秀,是一种心理真人秀。”
有专家指出,在人潮涌动的相亲流中,是人们对爱与家庭的渴求,这是依然不变的旋律,如今电视相亲真人秀节目实为应时而生,再度复兴。
“各位姐姐好!”长相憨厚的小闫穿得像个“太空人”一样走上前台,红着脸向对面24位妙龄萝莉道出了开场白,以博好感,可“刁钻”的美女们齐刷刷地摁灭了前面的“通关灯”,还没来得及展露真实的自己,外形极不入时的小闫遭到了集体“秒杀”。
而另一位“富二代”,以600万存款、3辆宝马炫富,但最终因为太过傲慢,也难逃美女“集体抵制”的命运。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恰到好处的音乐背景,更是强化了此情此景的情绪元素。一切如戏剧般跌宕起伏。这就是发生在3月14日晚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大型电视相亲节目中的两幕。
“新相亲主义”激活“眼球经济”
其实,电视相亲并不是新鲜事。早在十多年前,以台湾《非常男女》、上海《相约星期六》、湖南《玫瑰之约》为代表的一批节目,就曾掀起过一股电视相亲热,不过好景不长,一对一、面对面坐着,在提问谈话中诞生“革命感情”的传统情感节目,不仅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就连参与的嘉宾也越来越少,节目陆续销声匿迹。
而眼下正火的电视相亲,玩的就是心跳。江苏卫视新推的《非诚勿扰》,重点展现男女之间“5分钟速配”过程:1男对24女,在男女比例极端“失调”的状态下,通过介绍男嘉宾的资料、男女嘉宾互问,电视台主持人(红娘)与点评嘉宾“插科打诨”,来增进未婚男女间的了解,进而完成一轮配对。
无独有偶。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相亲才会赢》等电视速配节目也纷纷推出。荧屏婚恋交友大战悄然拉开序幕,一时间成为网络热议话题。
时至如今,电视相亲、速配却已不再是大龄寂寞“剩男”、“剩女”的专用名词,而是蜕去了沉重的外壳,成为单身男女们大大方方追逐的时尚风潮。那些风华正茂的20出头的花样男女,也迫不及待地成为这一舞台上的主角。
《非诚勿扰》节目制片人王刚透露,“截至目前报名人数已经过万”;节目中的“月老”孟非则称,“如果按照现在的播出密度,能排到2012年。”来自湖南的报道称,《我们约会吧》节目开播以来,平均每天有八九百人报名。
唇枪舌剑,尽展现代婚恋观
“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吗?”电视里,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且无业的男嘉宾问一位20岁的女嘉宾,对方却回答:“我更喜欢在宝马里哭。”赤裸裸的“拜金”观,在这些女孩们看来,没有什么不妥,她们就是这样大胆和直白。同样是一位20出头的女孩,亮出的择偶口号就是“找一个有钱而且爱我的男朋友。”
一位男嘉宾衣着稍逊,有女嘉宾迅即点评:鞋子不搭裤子,裤子不搭上衣;一位男嘉宾一上台,就有女嘉宾说“上身长、下身短,身材比例不好”。以貌取人,这往往成为男女交往的“绊脚石”,而在“潮人们”看来,“对眼”的相貌,更是决定感情的一块“敲门砖”。
除了节奏和戏剧化效果之外,电视相亲节目的另一大看点就是其中折射出的现代婚恋观。《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表示,节目的设计就会让大家看出现在年轻人的婚恋观。比方说有的男士我们觉得很优秀,但是他会立刻被淘汰,有的男士看不出优点,却很受欢迎……那么,年轻人的价值选择自然而然地就在里面了。
是成人之美,还是“真人秀”
“哥(妹)不是来相亲的,是来秀的。”随着各地相亲节目收视的火爆,越来越多的观众和网民也开始产生质疑:许多参与者仿佛并不是为相亲而来,节目也并非是在“成人之美”,而变成了“真人秀”的舞台。
“虽然号称是为‘剩男剩女”量身定制的节目,但是看了几期以后发现,很多女嘉宾不仅年纪轻轻,而且光鲜亮丽。她们每期出现只是享受对男嘉宾评头论足的过程,能否找到男友却并不是她们关心的。”观众白小顶禁不住说,我真想说一句,姐姐们,其实你们找的不是感情,而是自我欣赏。
的确,节目中的女嘉宾更像是在进行“综艺秀”、“脱口秀”,或“炫”潮流服饰,或感叹社会万象和世态炎凉等。20岁的平面模特马诺,从第一期节目至今,始终没有速配成功,但因其对男嘉宾的“出位”点评,却迅即成为网络红人。而节目中相貌特别突出的几位女嘉宾,也基本是节目的“老面孔”,尽管她们迟迟找不到如意郎君,却并不妨碍她们成为众多粉丝追逐的目标,庞大的QQ群即是一个见证。
“节目中的游戏元素,弱化了男女嘉宾相互了解的过程”、“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为找到另一半而去的?”在百度、天涯等网络讨论区中,很多网友甚至对节目真实性表示怀疑,“真有这么多剩男剩女吗?如果我是个钻石王老五,我会上电视节目找老婆吗?”、“‘托儿’满天飞呀……”
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著名电视评论家李幸教授看来,“这些节目是不折不扣的真人秀,是一种心理真人秀。”
对此,《我们约会吧》的制片人刘蕾表示:“我们在追求好看、娱乐的同时,也会保证节目的真实性。娱乐,但并不排除我们成人之美的愿望。”王刚也称,设置这个节目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寻找到幸福。
娱乐过度,挑战观众爱情“审美”
“相亲,对于当代人而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副教授王兰芳认为,不能简单地将电视相亲定位为好与不好,应理性包容地看待它。“在过去,相亲甚至是隐私,但现在电视相亲却又流行,这就是‘代际差异’,应该属于社会转型期人际互动方式的变化,电视相亲正体现了人们选择的多元化,它只是其中的一种外在表现。还有诸如闪婚、网恋、婚前公证等新生事物,这些莫不体现了现代人的新的婚恋价值观。”
有专家指出,在人潮涌动的相亲流中,是人们对爱与家庭的渴求,这是依然不变的旋律,如今电视相亲真人秀节目实为应时而生,再度复兴。
“每个社会阶段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现在的年轻人个性张扬,喜欢表现自己,愿意到电视上相亲,那就让他们尽情地‘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王少磊开门见山表明其观点,并呼吁全社会能够宽容所谓的“新相亲主义”。
“其次,从商业属性上看,电视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通过新奇的设置,无论主持人怎样‘挑’,嘉宾如何‘跳’,只要坚持不低俗、不违法的前提,就是无可厚非的。”
“媒体的社会责任”则更是王少磊关注的重点。“电视节目属于精神产品的范畴,必须符合社会阶段的伦理道德,节目应该坚决避免人格侮辱、暴力色情、种族歧视等,避免搞出少儿不宜的东西来。”
“再就是,节目若违背帮助单身男女‘找爱’的节目宗旨,而娱乐包装过度,甚至出现低级恶俗,这就成了对观众‘爱情审美’和判断力的挑战,时间长了,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节目迟早难逃自然淘汰的命运。”
编辑:天外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