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80后”闪婚小夫妻,结婚3个月后就要闹离婚,直接跑到一档电视节目上斗嘴,双方家长助阵,各说各话……
上海电视屏幕上出现一档“家长里短”的百姓谈话节目《新老娘舅》,每晚6点半准时上演。常言说,家丑不可外扬。可在半小时的节目中,双方坦然地将矛盾摊在镜头前,由担任“老娘舅”角色的人民调解员现场调解。“八旬老母究竟谁来赡养?”“夫妻离异谁之过?”聊的都是本土生活,主角就是普通百姓,激动吵嚷时上海话满场飞。
这档节目已成为热门话题,开播一年来收视率一路冲高,创下现今上海所有综艺节目中的最高收视率。很多上海市民晚上看完《新老娘舅》后,就在小区散步聚会,议论节目内容,对比身边事例,“雪球”越滚越大。
真实才是“真人秀”的生命
《新老娘舅》只是如今层出不穷“真人秀”类节目中的一个,其他的还有江苏台的《人间》、浙江台的《公民行动》、四川台的《情感龙门阵》、济南台的《有请当事人》等。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综艺部总监田明介绍,“大众用真实的生活语言、真实的生活情态进入节目当中,节目具有极其巨大的生命力。”
不过,有人忧虑,“真人秀”节目走红屏幕,是否仅是在满足人们的窥私欲?人们争相将自己的隐私拿到屏幕上曝光,到底是在反映草根的真实生活,还是一种媒体与各方的联手炒作?某位情感类节目制片人就曾透露,为提高收视率,有的剧组编造故事,甚至聘请编剧“编”、演员“演”。节目素材大都来自网络,唯一的标准就是越曲折离奇越好。
为此,广电总局日前下发一则“整改令”,禁止情感类节目低俗化。“整改令”表示,情感类节目的部分情节有“造假”嫌疑,真情实感有被收视率扭曲的趋势。
有关人士分析,“整改令”并不是否定“真人秀”,而是在杜绝虚假,杜绝炒作。事实上,并不是越曲折越离奇的故事越受到欢迎,真实才是“真人秀”类节目的生命所在。《新老娘舅》总导演尹庆一坦承,开播初期,曾找到一些被认为更具话题性的社会边缘人物做过几期节目,可并不受欢迎。直至节目转型,依托上海10万名人民调解员推荐身边案例,真实体现人生百态,这才步入正轨。
反映真实生活的《新老娘舅》形态并不光鲜,却贵在率真。上海大学教授、社会学家顾骏评论说,节目“无所顾忌地展现原生态的上海市井生活”。作家程乃珊也说,“刚开始我不大喜欢,可后来越看越好看,我觉得,像这样有亲和力、又很真实、一点都不做作的节目现在太少了。”
“小”节目要折射“大”价值
广电总局的“整改令”,也令“真人秀”类节目开始反思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真实”这根高压线不能碰外,此类节目是否有更多存在价值?它的生命力还有更为丰富的源泉吗?
尹庆一认为,节目受欢迎,除了“还原真实”这一魅力外,还在于能通过节目反映出当下的社会环境和现象。
更重要的是,如果说窥探心理的满足是“真人秀”类节目受到欢迎的表层原因,那么,更深层的原因就在于观众能在节目中追寻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滕俊杰看来,这甚至能提升文娱电视节目的品位。
“如果节目中调解员只管两边摆平就是水平,没有判别是非对错的话,第二天就有很多观众打电话到电视台表达不满。”尹庆一说,“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一些道德缺失、却因社会急剧变化而被漠视的现象,如法律很难认定的第三者现象等,在我们节目中会受到严厉批评,老百姓看后就会满足。观众的喜好告诉我们,需要传播主流价值观,好的要弘扬,坏的要鞭挞。主流价值观得到伸张是老百姓根本的情感满足。”
这也是沪上“真人秀”节目正在探索的方向。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李勇认为,“真正的调解是价值观的调解。作为改革开放的前哨,上海出现的价值观冲突,恰恰是未来中国很多城市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冲突。如何在节目中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这才是核心问题。”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