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视台依旧前仆后继引进海外版权?
有那么多节目成了炮灰,但是内地的电视人依旧在引进各种海外版权的节目,原因有二,一是自己想不出来,二是广告商喜欢。
“我们自己想不出来”
从事了8年引进海外版权工作的刘熙晨告诉记者:“从创意角度来讲,我们国内长期缺乏市场需求,导致创意能力不足,我们需要的自己想不出来。第二点,在制作层面,其实引进的是一种先进的制作方法,长期以来由于我们体制的原因,电视台内部的竞争机制不够充分,制播分离进展的并不理想,导致我们的制作方法落后。”
“春晚”被吐槽为中国内地最牛的原创节目。
广告主青睐,原创易被怀疑“山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引进版权的节目对广告主来说,也有更大的吸引力。因为有成功先例,广告主会对引进版权节目青睐有加,纬玲传媒总裁彭福利向记者透露,在各电视台招标会上,广告商一旦听说你这是引进欧美的哪个大模式,他们就会多关注一会儿。如果你告诉他们这是纯粹原创的,他们不但不相信,还会说“指不定山寨哪里的。”
彭福利表示,不少原本坚持原创的电视台,他们的节目总监面临着广告商不待见的尴尬境地,也会默默的走入戛纳市场,哪怕花重金也要买一两档节目回来交差。
“因为广告商的对海外版权的青睐,也导致一些卫视和栏目在引入国外版权的时候,把它当作一个宣传点。一方面引起广告商的主意,另一方面希望在宣传方面得到媒体多一些关注”, 江苏卫视总编室副主任刘原对记者这样解释。
引进节目做得再好,也不过“模仿得像”罢了
随着海外版权的增多,很多人认为,引进海外版权是一种“拿来主义”,会让中国电视人养着一种“惰性”。引进版权节目做得再好,也不过是“模仿得像”罢了,我们自己的原创节目在哪里?
海外模式能培养中国电视人,但别只学皮毛
江苏卫视总编室副主任刘原认为,电视市场有竞争是一件好事,市场自然会去调整,几年之后,留下来的活不去的才是精品。“我觉引进海外版权对于提升整体的制作水平和能力是有好处的。跟海外版权方接洽的时候,才能直接跟国外的优秀团队保持业务上的沟通,这其实是国际化的方向。”
天津卫视频道副总监王屹也表示,从短期来看,引进版权是对原创节目的一个打压,但长远来说,等于是培训了一代人,而这代人跟随着海外版权的先进理念慢慢成长起来,才有可能在成长之后做原创节目,这代人才是将来中国节目的主流。
先攒经验、学制作,才能谈原创
刘熙晨则认为“引进版权如同同中国改革开放一样,首先要引进学习、引进生产线、引进技术,然后变成我们自己的技术,变成我们自己的研发能力的提升。现在中国的电视节目的确处于最粗放的初级阶段,唯一的办法就积攒经验。”
陆伟也提出,国内制作方购买的海外节目“宝典”本身的确是有价值的,“但如果我们的制作水平不能和国际一流水平接轨的话,再好的创意做出来也是不伦不类的。还没有学会爬就学跑,就算以后会走路了,根基也是不对。
总结陈词
刚从戛纳回来的刘熙晨告诉记者:“戛纳电视节的节目市场里,不缺好节目,缺的是我们对模式的理解。很多中国人去了之后很盲目,要么看节目的规模,要么看在欧美的收视率。根本不考虑引进之后是否能够和自己的平台,或者符合中国观众收视习惯。”陆伟也对记者表示,不管海外模式本身在其他国家有多火或者多成功,并不是每一个节目模式都适合中国,海外有很多节目都非常火,但是放在国内不一定成功。
“海外版权节目,不是随便拿过来就可以在电视台做,到底什么样的模式能做,什么样的模式可以做好,这需要眼光和意识。”刘熙晨这样总结到。 来源:真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