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上周五第二期节目收视2.8,以绝对优势位居同时段所有节目榜首,当晚重播收视1.13,重播收视竟然超越了今年所有音乐类节目的首播收视。下面分析一下,本节目的方案设计,运营策略等。
节目火了之后,关于“《中国好声音》为什么这样红”的探讨也陆陆续续见诸报端,许多资深媒体人加入了这场讨论,贡献了宝贵的言论和意见。但归根结底,《中国好声音》被人认可的原因,无外乎节目模式成熟、导师专业真性情、学员声音品质好素质高以及精良连贯的制作等原因。
导师真性情 频频令人感动
《中国好声音》刚刚播出两期,四位明星导师的表现便赢得了一片喝彩:刘欢为鼓励学员而脱帽、被学员感动而泪流;那英三次上台,或助学员或为学员圆梦;杨坤(微博)秉承欢乐的风格,在舞台上总能尽情释放,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常有惊人妙语频爆笑点。宣传总监陆伟曾讲:“我们之前不会预设脚本,这些也不可能会预设脚本的,节目氛围到了,音乐导师就会真情流露,这是节目好看之处。”
地毯式搜索 寻得“好声音”
《中国好声音》不是零门槛的选秀节目,它没有各地海选的环节,所有录像学员都通过节目组高层(三位副总导演+音乐总监)直接把关,因此《中国好声音》从一开始便令人惊艳、血脉贲张,而不是像选秀节目一样渐入佳境,观众为了听到几首像样的歌就必须忍受海量的噪音。
宣传总监陆伟曾透露,整个选学员的过程3月底便已经开始,总共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而投入到这项庞大工作的人有三四十个。
幕后真英雄 贡献优质节目
《中国好声音》是一个处处体现诚意的电视节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整个制作团队都紧紧围绕“好声音”的核心精神,从一开始就明确什么是这档节目需要的,什么是不需要的、会画蛇添足的。
浙江卫视“一哥”华少甘愿为《中国好声音》隐居幕后,录制现场的LED屏幕几乎只显示“加多宝”广告,学员们穿着较为随意,从不刻意修饰,就连明星导师也始终以同样的服装亮相。节目整体上注重学员的声音,呈现出音乐纯粹的本质,使得从学员到导师都更显得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