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电视节目就其含义而言,强调的是“真实性”、“互动性”和“表演性”。真人秀电视节目在体现“真”的同时,也尽量突出“秀”的成分。
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发展
真人秀(Reality TV),也叫真实电视,指的是采用纪实的拍摄手法记录自愿参与者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特定规则进行的自由而真实的竞争或是体验行为,从而凸显参与者本身个性,与观众互动的电视节目。①真人秀电视节目始于荷兰,1999年真人秀电视节目《老大哥》(Big Brother)在荷兰播出后,立即成为最有竞争力的节目,而今已风靡30多个国家;2000年,美国CBS推出的真人秀《生存者》(Survivor)在美国有线电视网黄金时间的收视率名列第一(2700万电视观众);2002年,FOX的才艺类真人秀《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一经推出,立刻红遍全美,该节目最后一场就吸引了2300万电视观众,占到30%的市场份额。2003年1月,《美国偶像》连续两晚吸引了2500万观众;2005年,由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声》(一款类似于《美国偶像》的真人秀歌唱才艺节目)问世,获得空前成功,收视率居当年国内各类电视节目之首,决赛期间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央视春晚”,引发了国内真人秀节目的追捧狂潮。
在美国,真人秀节目特别受青少年(这些观众是广告商关注的焦点)的青睐,他们收看真人秀节目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其他电视节目的时间。同时,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费用也很低廉,以一小时的节目为例,真人秀节目的花费仅为20万美元,而普通电视剧的制作费用为150万美元。②在美国,不仅观众乐于长期锁定和参与真人秀节目,而且美国的电视公司也对真人秀情有独钟,将其看成“摇钱树”,争先制作和播出题材新颖、刺激有趣的真人秀节目。真人秀俨然成为当今最红火的电视节目,变成激烈竞争中电视公司克敌制胜的法宝。
真人秀电视节目用娱乐大众的方式,集中讲述了关于真正的人和真正事件的故事。它的“看见它发生”的真实节目风格,使得观众更喜欢它,其成功缘于其“真实性”。摄入镜头的真实人物的娱乐故事,对大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当观众认为节目是真实的,就会产生信赖,引起共鸣,建立起与真人秀电视节目稳固的关系,成为该节目忠实的观众,并坚定地、持续地收看下去。
传播学视角的真实性内涵
Trilling最早对真实性进行定义,他认为真实性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真实和积极评价。Grayson和Shulman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解释真实性,他们认为真实性指的是事物具有真实的和不可替代的特点,与其所代表的特殊的事件或人物有着实际的、空间的联系。这种事物与消费者生活体验要素间的联系,是判断客观世界真实性的保证,意味着消费者能够有效地识别真实和虚幻。Grayson和Shulman的观点与鲍德里亚的观点恰好相反,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鲍德里亚认为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真实可言,所谓的真实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真实,而是人为制造的,这种人为的真实已经替代了纯粹的真实体验,而且更为大众接受。Rose和Wood基于鲍德里亚的“超现实”的观点,建构起电视节目体验真实的模型,他们认为真实性是客观现实/本真(real)和幻想/虚构(fantasy)矛盾协商的结果,真实性是这两者的完美融合,真实性是观众基于客观的主观感受,有真实也有虚幻。??
电视媒体通过对客观真实讯息进行编码,将讯息做媒体符号化处理,形成了符号真实。受众(观众)接收到符号化的信息,并进行解码——观众通过观看电视节目的再创造,将影像所带来的信息与自己的经历、体验、生活、思考相结合,获得熟悉的心理体验,产生出每个受众不同的心理再创造真实——获得主观真实。电视节目提供的“真实性影像”,使受众以对节目中嘉宾的平民身份心理认同的方式参与到节目中,完成自我认同的过程,反省自己的行为。而受众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与节目之间的交流,从而引起二者交互性的共鸣和提升,产生满意、信任、依赖等感受,与该电视节目形成稳定的品牌关系。
电视节目真实性是指观众认为电视节目真实可信、合乎逻辑,反映了真实的客观世界,节目中的人物、背景、故事线索都是真实可靠的、合理的。然而,这种所谓的客观真实性是经过电视处理后,被观众所感知的真实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电视具有权力,能够影响观众他们认为什么是“真”的观念。④
来源:本站原创
内容标题:秀讯: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真实性发展进化研究